[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后隧道结构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79560.6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何梁平;蒲晓容;李学文;刘星源;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隧道 结构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地震后隧道结构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找到隧道结构被破坏的地方,在隧道结构破坏的地方施作环形钢套拱;
步骤2、在环形钢套拱的支撑作用下,从隧道拱墙上台阶径向钻孔注浆加固隧道周边围岩;然后逐榀破除隧道拱墙上台阶的二衬和初期支护,破除初期支护的同时可进行扩挖,扩挖完成后重新施作隧道初期支护;拱墙的上台阶破除并重构初期支护长度不小于21m后,再径向注浆加固隧道拱墙下台阶两侧围岩,加固后逐榀破除隧道拱墙下台阶的衬砌和初期支护,破除初期支护的同时可进行扩挖,扩挖完成后重新施作隧道初期支护;在拱墙下台阶的初期支护重构长度不小于24m后,径向注浆加固隧道仰拱外土层,逐段破除隧道原填充层和仰拱及初期支护结构,破除初期支护的同时可进行扩挖,扩挖完成后重新施作隧道初期支护,待仰拱初期支护长度不小于6m后,先在仰拱初期支护上铺设仰拱保温减震层,再重新施作隧道仰拱和填充层;
步骤3、在仰拱及填充层重构长度不小于24m后,拼装隧道拱墙二次衬砌台车,先在拱墙的初期支护上铺设保温减震层和防水板后,再重构隧道拱墙二次衬砌混凝土;
步骤4、移动环形钢套拱到下一处隧道结构破坏的地方,重复步骤2- 4,直到完成所有隧道结构破坏处的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钢套拱的拱墙纵向间距为0.6m;钢架接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钢筋;钢架底部两侧设置有纵向槽钢;钢架纵向间采用型钢纵向焊接连接,环向间距l.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注浆加固根据隧道扭曲变形断面特点来确定不对称注浆加固的深度,注浆范围至少保证扩挖后周边有3m的加固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注浆加固中单孔结束注浆的标准:当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单孔进浆量小于20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注浆加固中,注浆材料采用硫铝酸水泥,注浆压力不大于1.5MPa,注浆采用跳孔间隔压浆,实施挤密型注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进行上台阶、下台阶和仰拱的修复时,先破除二衬结构或仰拱结构长度大于20m后,然后在拆换区开3m宽的槽,再进行初期支护的破除和扩挖作业,扩挖完成后施作新的初期支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上台阶初期支护每次修复长度不大于2m;上台阶拆换21m后,开始下台阶的修复,下台阶初期支护每次修复的长度不大于2m,每次破除、扩挖后立即实施初期支护施工;下台阶初期支护施工24m后,开始仰拱的破除,仰拱初期支护每次修复的长度为3m,每次破除、扩挖后立即实施初期支护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修复完成后的新的初期支护的平整度应符合深长比D/L≤1/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仰拱初期支护上的保温减震层包括隔震支座和保温板;步骤3中上台阶和下台阶的初期支护上的保温减震层为橡胶隔震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和防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95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