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85009.2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恺;张健;籍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奥智高分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于雅洁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扩散 生产工艺 | ||
1.一种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基材步骤:选用透明聚苯乙烯(GP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中的一种作为基材;
S2成核剂母粒制备步骤:将基材中一种材料与氮化硼、碳酸钠、碳酸钙或超细滑石粉其中一种按7:3比例混合加入高速搅拌机,并加入矿物质硅油润滑剂及分散剂,搅拌5~8min,静置1~2min,
将搅拌好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斗,挤出温度为:210~230℃,升温、融化、挤出、抽丝、冷却、切粒,制作好母粒后备用;
S3化学发泡剂母粒制备步骤:将基材中一种材料与碳酸氢钠、偶氮化合物、磺酰肼类化合物或亚硝基化合物其中的一种按9:1比例混合加入搅拌机,并添加0.1%的二甲基聚硅氧烷作为表面活性物质,防止发泡过度,搅拌3~5min,静置1~2min,
将搅拌好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斗,挤出温度为205~220℃,升温、融化、挤出、抽丝、冷却、切粒,制作好母粒后备用;
S4复合发泡扩散板挤出成型步骤:
①制作物理发泡层,将基材中一种物料及成核剂母粒按99:1比例投入主双螺杆挤出机料仓,挤出温度185~235℃,挤出段压力为:8.5MPa~10MPa,静态混合器部分压力为13MPa~15MPa,模具压力为3~4MPa,此部分物料挤出后经由复合模具分配到中间第二层,厚度为1.0~1.5mm,
②制作化学发泡层,将基材中一种物料及化学发泡母粒按98.5:1.5比例投入第一辅单螺杆螺杆挤出机料仓,挤出温度185~235℃,挤出段压力为5.5MPa~8.5MPa,发泡后泡孔大小为150u~250u,将此部分物料挤出后经由复合模具分配到中间第一层,厚度为0.3~0.5mm,
③制作将基材中的一种物料及硅氧烷扩散剂按99:1比例投入第二辅单螺杆挤出机料仓,并加入0.2%复合抗氧剂1076、0.1%及光稳定剂770,挤出温度185~230℃,挤出段压力为5.5MPa~8.5MPa,此部分物料经挤出后经由复合模具分配到第一层和第四层,厚度为0.1~0.2mm,其中第一层用作微结构层,第四层为高透扩散层;
S5微结构层成型:四层共挤熔体经模具挤出后用水温控三辊处理,先通过中下辊之间,在中辊将结构花纹转印至板材上表面,最后通过上辊定型后至冷却托辊输送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物理发泡层发泡后泡孔大小为80um~12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化学发泡层发泡后泡孔大小为350um~45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微结构层半球形微结构中单个单元的直径为240um,深度为110um,相邻单元的间距为8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双螺杆挤出机氮气或二氧化碳注入步骤如下:步骤1液化氮气或二氧化碳通过压力分配器进入注器装置高压舱,在高压舱及双螺杆注入口之间由铝合金高压输送管连接。
步骤2通过注气装置的数字化压力阀门控制器,将超临界氮气或二氧化碳以40g~60g/小时的流量均匀注入双螺杆料筒内;
步骤3注入气体在双螺杆内受高温膨胀并附着在成核剂周围形成气孔;
步骤4通过静态混合器后泡孔均匀分布在物料里;
步骤5通过模具口压力释放,泡孔均匀放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温控三辊构成为包括下层合金镜面辊、中层合金结构辊,温度95℃和上层磨砂辊,下层合金镜面辊的温度为80℃,中层合金结构辊的温度为95℃,上层磨砂辊中通高压水,温度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发泡扩散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使用的化学发泡剂为耐高温有机硅材料包覆的碳酸氢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奥智高分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奥智高分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850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温浸渍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自主型减振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