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2542.1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林;齐亮;戴挺;孙明;于淼;嵇智勇;杨晓玲;刘烜鸣;郭扬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4G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俊杰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 残余 燃料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有火箭回收平台,火箭回收平台的中心上方固定有六边形回收甲板,箭体落在回收甲板上;
火箭回收平台带有集中控制模块,集中控制模块对氮气供给系统和煤油回收系统进行控制,集中控制模块带有的视频监控对火箭回收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回收甲板上设置有连接机器人,连接机器人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机器人可在回收甲板上自由移动;
煤油回收系统带有多个煤油软管卷筒,多个煤油软管卷筒沿回收甲板周向等间距设置,煤油软管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煤油软管,第一煤油软管的一端依次与煤油输送泵、煤油泄放柜连接;
氮气供给系统带有多个氮气软管卷筒,多个氮气软管卷筒沿回收甲板周向等间距设置,氮气软管卷筒上缠绕有第一氮气软管,第一氮气软管的一端依次与氮气减压阀组、氮气瓶组连接;
连接机器人带有辅助臂,辅助臂端部设置有抓手,抓手抓取第一煤油软管或第一氮气软管,第一煤油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连接,第一氮气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氮气注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煤油软管自由端的端部、第一氮气软管自由端的端部均带有快速接头,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的端部、氮气注入口带有与快速接头相配合的接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煤油软管上设置有第一遥控阀,第一氮气软管上设置有第二遥控阀,第一遥控阀、第二遥控阀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煤油软管卷筒上带有第一电机,氮气软管卷筒上带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煤油软管卷筒和氮气软管卷筒的数量相同,一个煤油软管卷筒和一个氮气软管卷筒组成卷筒组,回收甲板上设置有三组卷筒组,三组卷筒组沿回收甲板周向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煤油输送泵、煤油泄放柜、氮气减压阀组、氮气瓶组均固定在火箭回收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煤油输送泵是两个,分别是第一煤油输送泵和第二煤油输送泵,煤油泄放柜是两个,分别是第一煤油泄放柜和第二煤油泄放柜;
第一煤油软管分别与第一煤油输送泵、第二煤油输送泵连接,第一煤油输送泵、第二煤油输送泵的输出管路汇总后依次与第一煤油泄放柜、第二煤油泄放柜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机器人带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滑轮,底板上固定有辅助臂,辅助臂有多段机械臂,多段机械臂之间铰接,辅助臂的自由端固定有抓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中控制模块利用交换机通过海事卫星和VSAT卫星与服务船控制站建立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25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用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吸能连接装置的B型舱气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