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2542.1 | 申请日: | 202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林;齐亮;戴挺;孙明;于淼;嵇智勇;杨晓玲;刘烜鸣;郭扬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4G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俊杰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 残余 燃料 处理 系统 | ||
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火箭回收平台中心上方固定有回收甲板,火箭回收平台带有集中控制模块,回收甲板上设置有连接机器人,连接机器人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机器人可在回收甲板上自由移动。煤油回收系统带有多个煤油软管卷筒,氮气供给系统带有多个氮气软管卷筒,连接机器人带有辅助臂,辅助臂端部设置有抓手,抓手抓取第一煤油软管或第一氮气软管,第一煤油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连接,第一氮气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氮气注入口连接。本发明的这种火箭残余燃料煤油的回收在无人的火箭回收平台上遥控操作完成,避免了煤油泄漏引起火灾对人员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火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降落在海上火箭回收平台上的火箭残余燃料进行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促进运载火箭商业化发展,提高火箭的利用率和降低发射成本,火箭回收并重复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火箭回收的途径分为陆上回收和海上回收,相对于陆上回收,海上回收具有节省火箭燃料、回收失败影响范围小等优点。火箭海上回收主要采用回收平台,火箭回收失败后存在爆炸的可能,在火箭回收下落过程中不能有人员驻留在回收平台上。通常着陆后的箭体内还存有残余的液体燃料,应及时将液体燃料泄放,以降低燃料泄漏造成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现有技术中无法在无人平台上实现火箭残余推进燃料高效、安全泄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旨在达到能够远程控制、自动完成对降落在海上回收平台的火箭箭体中的残余燃料进行排出收集,进而对火箭箭体进行安全回收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有火箭回收平台,火箭回收平台的中心上方固定有六边形回收甲板,箭体落在回收甲板上。
火箭回收平台带有集中控制模块,集中控制模块对氮气供给系统和煤油回收系统进行控制,集中控制模块带有的视频监控对火箭回收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回收甲板上设置有连接机器人,连接机器人通过集中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机器人可在回收甲板上自由移动。火箭箭体降落在回收甲板上,通过连接机器人将火箭箭体带有的煤油贮箱与回收甲板上的煤油软管连接,利用煤油输送泵将火箭箭体内的煤油进行泄放回收至煤油泄放柜,而此过程中的各动作均是通过远程遥控完成。通过火箭回收平台上设置的视频监控,对回收甲板上的情况进行监控,视频监控将回收甲板上的实时景象通过集中控制模块实时传送至远处的服务船,操作人员在远处的服务船上观察回收甲板上的各项动态。
煤油回收系统带有多个煤油软管卷筒,多个煤油软管卷筒沿回收甲板周向等间距设置,煤油软管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煤油软管,第一煤油软管的一端依次与煤油输送泵、煤油泄放柜连接。
氮气供给系统带有多个氮气软管卷筒,多个氮气软管卷筒沿回收甲板周向等间距设置,氮气软管卷筒上缠绕有第一氮气软管,第一氮气软管的一端依次与氮气减压阀组、氮气瓶组连接。
煤油软管卷筒和氮气软管卷筒均通过集中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在远处的服务船上通过集中控制模块对煤油软管卷筒和氮气软管卷筒进行控制,向外释放煤油软管或氮气软管的长度。
连接机器人带有辅助臂,辅助臂端部设置有抓手,抓手抓取第一煤油软管或第一氮气软管,第一煤油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连接,第一氮气软管与箭体煤油贮箱的氮气注入口连接。辅助臂由多个机械臂铰接,可以进行上下升降、前后移动等动作,进而可以完成拾取回收甲板上的第一煤油软管或第一氮气软管,将煤油软管或氮气软管对接至火箭箭体煤油贮箱的相应位置。
上述一种火箭残余燃料处理系统,更进一步地,第一煤油软管自由端的端部、第一氮气软管自由端的端部均带有快速接头,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的端部、氮气注入口的端部带有与快速接头相配合的接头阀。快速接头可以将第一煤油软管或第一氮气软管与煤油贮箱的煤油泄放口煤油泄放口或氮气注入口快速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2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用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吸能连接装置的B型舱气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