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及其多模态安装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7717.8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李明刚;袁力;何超;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杨烨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弓四轨受流器 及其 多模态 安装 模式 | ||
1.一种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板组件;
主动臂组件,包括弹簧连接板与力臂,所述主动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所述力臂控制受电弓降弓;
平衡臂组件,所述平衡臂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板组件连接;
支架组件,所述平衡臂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
升弓弹簧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及弹簧,所述调节螺杆调整所述弹簧的拉力大小,使所述受电弓升弓;
电动推杆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将推力传输到所述力臂;
绝缘底座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绝缘底座组件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连接固定于所述绝缘底座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组件包括:
碳滑板座,碳滑板内嵌于所述碳滑板座;
滑板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碳滑板座与所述滑板连接座,所述碳滑板座、所述滑板连接座与接触网接触,将电流传递到所述受电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臂组件还包括:
主动臂连接销轴,所述主动臂连接销轴固定于所述支架组件;
当力臂接收到所述推力时,所述主动臂连接销轴将所述推力通过所述力臂、力臂连接轴传递到主动臂上,所述主动臂围绕所述主动臂连接销轴的轴心转动,使所述受电弓降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臂组件包括:
平衡臂,通过螺纹将所述平衡臂与可动关节轴承连接;
铰连接轴,通过所述铰连接轴,将所述平衡臂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支架端板,所述支架端板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通过螺栓与所述绝缘底座组件连接;
导流线端头;
紧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弓弹簧组件还包括:
推力关节轴承,所述推力关节轴承内嵌于所述支架端板内;
端杆铰接轴承,所述端杆铰接轴承与所述弹簧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弹簧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组件还包括:
所述电动推杆中段部位通过卡箍与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组件上,电动推杆前段通过前接头,将所述推力传输到所述力臂;
前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还包括止档组件,所述止档组件包括:
止档,当所述四轨受流器处于升弓状态时,所述止档的表面与所述主动臂的表面接触,所述止档控制所述主动臂停止旋转;
固定螺栓、止档挡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栓调整所述止档与所述止档挡板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还包括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绝缘底座组件上。
10.一种自动升降弓四轨受流器的多模态安装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负极双滑板同侧受流模式,四轨受流器采用双滑板模式后,安装于所述列车底部,所述四轨受流器的左侧碳滑板与第三轨接触轨接触后,列车电流从所述四轨受流器的所述左侧碳滑板与所述第三轨接触轨受流,流进列车用电设备后,所述四轨受流器的右侧碳滑板与第四轨接触轨接触,所述列车电流从所述四轨受流器与所述第四轨接触轨回流;
车顶受电弓正极受流车底第四轨负极回流模式,所述四轨受流器采用单滑板模式后,安装于所述列车底部,所述列车电流从车顶受电弓与所述接触网受流,流进所述列车用电设备后,所述四轨受流器的碳滑块与所述第四轨接触轨接触,所述列车电流从所述四轨受流器与所述第四轨接触轨回流。
正负极受流器异侧单滑板受流模式,所述四轨受流器采用所述双滑板模式后,安装于所述列车两侧,列车电流从所述四轨受流器的所述左侧碳滑板与所述第三轨接触轨接触受流,流进所述列车用电设备后,从所述四轨受流器的所述右侧碳滑板与所述第四轨接触轨接触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77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现场除尘装置
- 下一篇:庙台槭种子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