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9421.X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娜;任华洋;易灵杰;邵文韫;曹姗;岳涛;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B7/14 | 分类号: | B67B7/14;B67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批量 试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包括旋盖头、试管盖提升机构和旋盖驱动机构。本发明提出的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适用于大批量试管的开盖操作,其旋盖驱动机构单次操作即可实现多个旋盖头的同步且同向旋转,从而实现批量试管盖的同步旋开,配合试管盖提升机构提升旋开的试管盖,从而实现试管的同步开盖,以解决实验室检测人员每天需要上千次单手拧开试管的盖子,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易漏装错装的问题;同时,通过旋盖驱动机构和试管盖提升机构一一对应开启试管盖,防止了试管与试管之间的相互污染,避免了检测人员与试管的接触或靠近,从而有效避免了试管污染和检测人员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开盖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化学、医药领域的许多实验项目的前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试管内的样品进行多次移液、离心等操作,因此需要频繁开盖。当样品量比较多时,就需要用到大批量的试管,然而目前以手动的方式对每个试管进行单独开盖效率低下,人力成本过高,容易出现漏装错装的问题,还伴随着潜在的感染风险,无法保证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且可能会因为操作者手上残留污染物而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给实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设计一种针对试管的开关盖机构来代替人工操作尤为必要。
目前,试管盖开盖原理主要分两种,一种固定瓶身,通过拧盖头开盖,另一种是固定瓶盖,通过卡盒开盖。拧盖头开盖通过机械臂移动,主要有套取开盖、抓取开盖和真空吸盖等方式;套取开盖必然使瓶盖受轴向压力,对盖子本身形状有一定要求;对于容易损坏的盖子,需要用抓取开盖;真空吸盖的方式,则需要有中央配气盘。卡盒开盖包括盒体和试管盖夹紧装置,所述盒体的顶部具有若干加持孔,通过试管帽夹紧装置和机械臂的配合,将试管瓶身和加持孔一一对应;卡盒中的咬合机构夹紧试管瓶身并转动,实现试管盖与管体的分离。上述的拧盖头开盖机构以及卡盒开盖机构虽然可以实现单次一个到四个通道的开盖,但是结构和操作复杂,受力不好控制,且零件个数较多,更易损坏,生产成本高。
试管开盖的过程本质上只需要控制瓶身和瓶盖即可,为了实现大批量的目的,需要尽可能地一次性控制多个试管,但是目前的开盖机构并无法满足批量试管开关盖的需求。因此,针对实验室检测人员每天需要上千次单手拧开试管的盖子,检测人员潜在的病毒感染风险以及试管相互之间的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批量试管的开关盖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其单次操作即可实现批量试管的同步开盖或同步关盖,以解决实验室检测人员每天需要上千次单手拧开试管的盖子,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易漏装错装,且病毒感染风险高和试管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污染批量试管开盖结构,包括:
旋盖头,所述旋盖头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所述旋盖头分别用于与一试管盖配合;
试管盖提升机构,所述试管盖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旋盖头上,用于提升所述试管盖;
旋盖驱动机构,所述旋盖驱动机构与所有所述旋盖头相连,所述旋盖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有所述旋盖头同步转动,以打开所述试管盖。
可选的,所述旋盖驱动机构包括:
闭环回转带,所述闭环回转带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设置有直轮齿;所述闭环回转带的两端配置有张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9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断玻璃总成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葡萄副梢的摘心修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