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作业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9061.7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茂印;刘洁;王鹏举;邓加;朱为亮;聂肃;朱利君;卓海军;彭运;陈启申;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7/00 | 分类号: | E01B37/00;B61D15/00;B61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作业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作业车控制系统,包括:补砟装置、涂油装置及控制装置。涂油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及靠轨涂油机构,靠轨涂油机构的喷油组件包括检测传感器。当综合作业车进行走行作业时,升降驱动机构带动靠轨涂油机构执行下压靠轨操作,每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一次螺栓信号,则控制装置输出信号控制靠轨涂油机构进行自动涂油作业。同时控制装置根据螺栓信号、作业走行速度及补砟装置的补砟口距离螺栓的距离计算到达镐窝的时间,并控制补砟装置对道砟进行定量输送。当补砟口运动至镐窝上方时,控制装置控制道砟从补砟装置下落并回填至镐窝中。本发明能解决现有作业车作业方式单一,各作业单元之间协同性差,无法同时实现轨枕螺栓涂油和自动补砟作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线路综合作业车的整车走行及核心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截至2019年,我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3.9万公里,高铁里程也已达到3.5万公里,承担运量达到客运总量70%,其正常营运对国民出行、商务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通常会定期对其进行大中型维修作业,但是在铁路线路大中修结束后下一个大中修周期到来之前,铁路线路还是会出现螺栓锈蚀、轨枕伤损、道砟翻浆冒泥、道旁杂木丛生等多种病害,同样也需要工务段组织临时维修作业。现阶段铁路线路在进行临修作业时还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工、电、供各专业段检测、维修自成体系,其检测装置、维修机具、分散作业;二是各种机具机械化程度低、功能单一,多数需肩扛手推、劳动强度大;三是各专业之间相互关联性差,维修天窗利用率较低。
为了降低铁路线路临修过程的劳动强度,提升整体的临修作业效率和天窗利用率,满足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需求,需要研制一种可满足多种临修作业于一体的综合作业车,可同时进行螺栓自动涂油、换枕(包括运枕和起吊卸枕)、换砟(包含道岔换砟、翻浆冒泥整治)、捣固窝自动补砟、砍树除草、修理侵限灌木等多种临修作业。由于综合作业车上同时装载多种作业装置,整车走行需要适应不同作业装置的作业需求,同时各装置之间还需要安全的进行协同作业。因此,研制一种综合作业车整车走行及核心装置控制系统,成为保证综合作业车安全、平稳、高效走行及作业的关键所在。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相关:
现有技术1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08月30日申请,并于2018年12月28日公开,公开号为CN 109098050A的中国发明申请。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枕间道砟回填夯实综合作业车,包括车架,车架上方装有储砟斗,车架下方装有道砟回填夯实装置。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同时进行枕上道砟清扫、镐窝回填、道砟夯实养护作业,可同时配置相应的智能化检测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捣固镐窝的自动回填作业和枕间道砟的自动夯实作业,以及实现定点定量下砟作业和定点夯实作业,从而替代现有人工进行镐窝回填、道砟夯实养护作业,不仅大幅节约人力成本,且能大幅提高养护作业效率。
现有技术2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9年01月25日申请,并于2020年03月27日公告,公告号为CN2101943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镐窝回填车,包括车体和镐窝回填装置,车体上装有补砟装置,补砟装置包括吊臂、抓斗,补砟装置向镐窝回填装置内补充石砟。该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能够自动对捣固作业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当石砟堆积于坡底时采用坡底取砟模式,通过吊臂将砟斗运动到坡底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当坡底没有石砟时,采用边坡取砟模式,通过侧犁拢起边坡石砟,将抓斗运动到边坡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抓取石砟时抓斗底部沿着边坡角度,不破坏边坡形状;如不慎破坏了边坡形状,可采用侧犁进行边坡整形,恢复边坡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