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线路自动补砟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09074.4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晏红文;朱为亮;朱利君;罗前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2 | 分类号: | E01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马德胜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线路 自动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自动补砟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综合作业车连续行驶,当落砟斗接近镐窝的正上方时,控制装置输出触发信号控制动力机构启动,带动螺旋传动机构旋转一定圈数,从道砟斗定量掏出道砟并落入镐窝内,自动补砟装置完成一个作业循环。同时控制装置根据位于前方的检测装置所测下一组轨枕的间距,推断下一组四个镐窝的距离,再结合根据作业车速计算出经过下一组四个镐窝所需时间,进行下一次补砟作业。如此反复,实现综合作业车在连续行驶过程中的自动精准补砟。本发明能解决现有补砟方式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差,作业性实用性不强,以及无法实现定量配砟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路线路捣固施工作业的自动补砟回填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除高铁为无砟轨道外,我国现有普通线路约有10余万公里,这些线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需要对线路进行捣固作业维护。此外,无论是钢轨更换还是新线路的铺设,均需要对道床内支撑钢轨的道砟使用捣固车等设备通过捣固镐振动等方式进行捣固,使钢轨支撑稳固可靠。当新的铁路线路铺设或者对已有线路进行捣固作业维护时,捣固车对钢轨支撑的道砟完成捣固后致使道砟下沉形成镐窝,需要对镐窝处进行补砟处理。显然在捣固过程中道砟会下沉,并形成一定容积的镐窝,为使道砟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需要对这些镐窝处进行道砟补充并填满。而目前主要的道砟填充施工作业主要通过人工运砟和补砟,这种方式无论是劳动强度,还是用工量都很大。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相关:
现有技术1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09月14日申请,并于2018年12月11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8978370A的中国发明申请。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镐窝回填的下砟装置,包括砟斗、下砟装置,砟斗底部设置有石砟下落口,在砟斗下部与下砟装置之间设置有防卡砟结构。该发明与现有人工方式相比,广泛适用于需要定点定量下料的场合,尤其适用于对捣固作业后形成的镐窝进行自动回填作业,可实现定点定量下砟,替代现有人工回填镐窝作业,不仅大幅减少人工工作量及节约大量人力成本,还能大幅提高回填镐窝的工作效率。然而该发明对于尺寸较大道砟容易在漏斗边缘卡砟,导致旋转装置损坏。特别是当道砟开始装满漏斗时,道砟对旋转装置的压力很大,在道砟口不容易将道砟分层,分砟装置就不能顺利的旋转切入和切出。因此,该发明的下砟装置容易故障,可靠性差,作业性不强。
现有技术2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9年01月25日申请,并于2020年03月17日公告,公告号为CN21015149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不同作业位置的道砟分砟装置,包括下砟装置和分砟装置,分砟装置位于下砟装置下方,分砟装置包括分砟斗与分砟可调机构;分砟可调机构包括:分砟斗液压缸、导杆和导杆立柱;分砟装置的下方设有扣件感应装置,该装置包括扣件感应提升梁和扣件感应传感器。该实用新型可以自带石砟随车运输,并实现自动对镐窝进行道砟回填;能够在轨枕间距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动调节下砟方向对不同枕间距的道床进行石砟回填作业;可以有效提高枕间道砟密实度,进一步增强道床稳定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然而,该实用新型主要由油缸推动道砟分砟斗沿钢轨长度方向摆动,以适应不同枕木间距的情况下作业。同时,该实用新型的下砟装置与现有技术1的结构相同,存在类似的技术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09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