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状态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1571.8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A.布里茨克;R.范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A61B5/0205;A61B5/01;A61B5/107;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孟婧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识别 交通工具 乘员 临界状态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交通工具(20)中的交通工具乘员(30)的晕动临界状态(KS)的方法和设备(10),该识别通过至少一个检测装置(40)和至少一个分析装置(50)进行,其中,在第一步骤(S1)中,通过检测装置(40)检测交通工具乘员(30)的至少一个生理的特征参量(EK),其中,通过分析装置(50)根据检测到的特征参量(EK)确定交通工具乘员(30)针对晕动临界状态(KS)的易感性值(AF),其中,在第一步骤(S1)之后的步骤(S2)中,通过至少一个监测装置(80)监测至少一个晕动临界测量参量(KM),其中,通过所述分析装置(50)根据所确定的易感性值(AF)和晕动临界测量参量(KM)识别交通工具乘员(30)的晕动临界状态(K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识别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kinetosekritisch)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交通工具乘员感知到交通工具运动并且该交通工具运动对于交通工具乘员来说是不寻常的和/或不可预见的时,可能存在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状态。尤其地,当交通工具乘员在交通工具中进行与行驶无关的活动、例如阅读书籍或观看视频时,可能存在晕动临界状态。
交通工具乘员通常具有个体的、即交通工具乘员特定的针对晕动临界状态出现的易感性(或者说易受影响性)。这尤其意味着要用于抵消(Entgegenwirken,或者说反作用于)晕动临界状态的措施只对某些确定的交通工具乘员是重要的或有帮助的。
专利文献WO 2020/07407A1涉及一种旨在对抗晕动病的方法和系统。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性地识别晕动病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旨在预测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病的最初症状的出现。
由专利文献DE 10 2019 003 429A1已知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预测和减少或避免在交通工具的行驶运行中由晕动引起的对乘员的干扰,其中,该乘员至少通过交通工具摄像机被检测。在此,乘员针对晕动临界干扰的易感性通过乘员回答的问卷预先确定。因此,交通工具乘员的主动参与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一种设备,该方法和设备以可靠且稳健的方式识别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状态。
该技术问题通过用于识别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状态的方法和设备解决。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第一步骤中确定交通工具乘员针对晕动临界状态的个体(或者说独有)的易感性,并且在另外的步骤中,如此监测至少一个晕动临界测量参量,使得根据交通工具乘员的所确定的易感性和晕动临界测量参量可以识别晕动临界状态。
因此建议一种用于通过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和至少一个分析装置识别(Detektieren,或者说探测)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乘员的晕动临界状态的方法。
交通工具尤其用于例如在陆地、水上或空中运输至少一名交通工具乘员。交通工具优选地例如通过设计为窗户的玻璃板使交通工具乘员能够至少部分地感知环境。交通工具可以设计为,使得交通工具至少暂时不需要驾驶员来驾驶交通工具,即交通工具自主地移动。尤其地,交通工具可以设计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交通工具乘员可以进行与行驶无关的活动。交通工具可以包括交通工具座椅,因此至少一个交通工具乘员可以坐在交通工具座椅上并且用安全带绑住。交通工具优选是机动车或轿车。但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可以包括尤其是相对于交通工具固定的交通工具坐标系。该交通工具坐标系可以包括纵轴、横轴和竖轴(或者说高度轴)。纵轴可以是交通工具的侧倾轴线。横轴可以是交通工具的俯仰轴线。竖轴可以是交通工具的偏转轴线。备选地或累积地,竖轴可以与重力方向平行且相反地定向。诸如“上”、“下”之类的方向说明以及类似说明涉及的是从下向上定向的竖轴。诸如“左”和“右”之类的方向说明以及类似说明涉及的是从右向左定向的横轴。诸如“前”和“后”之类的方向说明以及类似说明涉及纵轴,纵轴从后向前定向。尤其地,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向可以平行于纵轴定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1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气排出的浮动阀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