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12460.9 申请日: 202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15684505A 公开(公告)日: 2023-02-03
发明(设计)人: 蒋扬名;缪文钰;黄燕烽;梁媛媛;胡文彬;盛华栋;刘鹏鹏;陈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02 分类号: G01N33/02;G01N33/50;G01N1/34;G01N1/4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沈渊琪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斑马 靶向 评价 农药 残留 安全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将果蔬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果蔬样品农药残留提取物,将1 hpf野生型AB系斑马鱼暴露于样品120 h至5 dpf,每天观察并记录斑马鱼毒性及死亡情况,及时移除死亡斑马鱼,在暴露期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斑马鱼器官和组织毒性情况,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本方法检测准确度高,检测方法科学合理,造模周期短使得检测成本大大降低,为向广大民众、企业、政府普及推广该检测方法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水果安全性评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果蔬农残检测基本是靶向性的,即只针对已假定的一种或多种农药。由于未对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测评估,不能检测未知的有毒物质、无法检测多种物质之间是否有复合毒性,故不能告知样品是否真正安全。现有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基于酶抑制法,也只可筛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对有机氯、菊酯类等无效。

采用模型动物评估危害,无疑更为直观、客观和系统性。斑马鱼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能反映化合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而且,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87%,有与人类近似的毒性特征和信号传导通路,斑马鱼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在体视学、生理学和分子水平上类似于哺乳动物,因此是一种可比性较强的模式生物,可以用于各种类型样品的安全性评价。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是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手段的重要补充,具有快速、高通量、非靶向、成本低、对高端仪器设备依赖小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更为直观、客观和系统性的检测出果蔬中农药残留,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将果蔬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果蔬样品农药残留等外源性物质,将1 hpf野生型AB系斑马鱼暴露于样品120 h至5 dpf,每天观察并记录斑马鱼毒性及死亡情况,及时移除死亡斑马鱼,在暴露期结束后,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斑马鱼心脏、循环系统、出血及血栓、脑、下颌、眼睛、肝脏、肾脏、肠道、躯干/尾/脊索、肌肉/体节、身体着色、体长等反应情况,采集典型毒性器官照片,以各器官的毒性发生率评价样品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鉴别毒性靶器官,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

具体的,一种用斑马鱼非靶向评价果蔬农药残留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果蔬样品前处理:用有机试剂提取果蔬样品,盐析分层,浓缩复溶得到果蔬样品农药残留提取物;

S2.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取步骤S1中制备的提取物,用稀释储备液进行稀释,取挑选的受试斑马鱼暴露于含有提取液稀释液的微孔板中,一定暴露条件下暴露后,每天观察并记录斑马鱼毒性及死亡情况,经结果处理后评价其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果蔬样品前处理如下:称取50g样品于400mL高脚烧杯中,加入100mL乙腈,均质2min,过滤至装有10~14g氯化钠的250mL具塞量筒中,剧烈振摇1min,静置分层,取上层乙腈溶液至100mL梨形瓶中,旋转蒸发至近干,加入1mL甲醇复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稀释储备液成分及含量为294.0 mg/L CaCl2·2H2O、123.3 mg/L MgSO4·7H2O、63.0 mg/L NaHCO3、5.5 mg/L KCl,稀释储备液pH在6.5至8.5之间,应避免使用过多溶剂,若需要使用溶剂以产生适当浓缩的储备液,在使用溶剂辅助制备储备液的情况下,其最终浓度不应超过斑马鱼的最大耐受量,并且在所有实验容器中应相同,当使用溶剂时,需要额外的溶剂对照。

进一步地,所述受试斑马鱼选取4细胞阶段到16细胞阶段的受精卵进行检测,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鱼卵,从4细胞阶段开始,受精卵可以清楚地从非受精卵中分辨出来,若该批次鱼卵的受精率小于70%,则不适用该批鱼卵进行检测,且去除细胞分裂明显异常(如不对称、囊泡等)或者细胞膜损坏的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2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