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4252.2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坤;马艳红;郭丁伊;刘建康;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5 | 分类号: | B60L58/25;B60L15/20;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茜阳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管理 方法 装置 车辆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力系统状态、动力电池状态、动力电机状态、发电机状态和直流变换器状态;
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状态和动力系统状态确定动力电池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动力电机状态、发电机状态和直流变换器状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策略,其中,所述热管理策略包括所述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所述动力电机的扭矩需求和所述发电机的扭矩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状态和动力系统状态确定动力电池的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动力系统状态为驱动模式,且电池温度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工作于电池主动暖机模式;
在所述动力系统状态为驱动模式,且电池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工作于电池主动冷却模式;
在所述动力系统状态为非驱动模式,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工作于电池正常工作模式;
在电池温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工作于电池正常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动力电机状态、发电机状态和直流变换器状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策略,包括:
对于工作于电池主动暖机模式的动力电池,根据电池荷电状态和预设荷电状态阈值确定电池暖机充电标识和电池暖机放电标识;
在所述电池暖机充电标识满足第一条件时,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为所述动力电池状态中的充电功率值,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为零;
根据驾驶员需求扭矩、所述充电功率值、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所述动力电机状态中的转速和所述发电机状态中的发电扭矩值,确定动力电机的第一扭矩需求;
根据所述充电功率值、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所述发电机状态中的转速和发电扭矩值,确定发电机的第二扭矩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于工作于电池主动暖机模式的动力电池,根据电池荷电状态和预设荷电状态阈值确定电池暖机充电标识和电池暖机放电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暖机放电标识满足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功率为零,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为所述动力电池状态中的放电功率值;
根据驾驶员需求扭矩、所述放电功率值、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所述动力电机状态中的转速和旋转扭矩值,确定动力电机的第三扭矩需求;
根据所述放电功率值、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所述发电机状态中的转速和所述动力电机状态中的旋转扭矩值,确定发电机的第四扭矩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动力电机状态、发电机状态和直流变换器状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策略,包括:
对于工作于电池正常工作模式的动力电池,比较驾驶员需求扭矩和发动机高效工作区对应的扭矩阈值;
在所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大于发动机高效工作区对应的扭矩上限阈值时,根据所述扭矩上限阈值确定动力电机的第五扭矩需求,根据所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和所述扭矩上限阈值确定发电机的第六扭矩需求;
在所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小于发动机高效工作区对应的扭矩下限阈值时,根据所述扭矩下限阈值确定动力电机的第七扭矩需求,根据所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和所述扭矩下限阈值确定发电机的第八扭矩需求;
在所述驾驶员需求等于或大于所述扭矩下限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扭矩上限阈值时,根据所述驾驶员需求扭矩和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和所述动力电机状态中的转速,确定动力电机的第九扭矩需求,根据所述直流变换器状态中的功率消耗值和所述发电机状态中的转速,确定发电机的第十扭矩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42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