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组装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2829.2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管骁;宋洪东;李森;黄凯;靳祖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P21/06;C07K1/16;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肽,自组装肽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自组装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丰富且廉价的食品蛋白质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水解,进而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自组装能力的多肽。本发明提供的自组肽可用于食品功能因子的包埋,显著提高疏水功能因子的水溶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自组装肽系发明人首次研究报道,具有制备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使食品功能因子在胃肠环境中缓慢释放,进而达到保护食品功能因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自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组装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组装肽是可以自发形成纳米结构的一类多肽,在生物医学、材料、化学、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多肽自组装构建的纳米载体系统因生物相容性好、负载能力强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当前,自组装肽的一类重要应用是包埋或负载功能因子或药物,从而提高功能因子或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方法制备自组装肽,进而制备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纳米载体,用于功能因子或药物的包埋和负载。但是,自组装肽的人工化学合成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自组装肽的化学合成需要大量有机有害试剂,因而合成的自组装肽存在有害试剂残留,限制了其在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第二、成本高,一般合成克级的自组装肽,成本往往在几千元,且随肽链长的增加而成本增加;第三、无法大规模制备。以上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肽基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实际应用。
另外,肽纳米载体经口服后往往容易被胃肠道中的消化酶降解,造成被包埋活性成分的突释,进而使活性成分被胃肠环境破坏,无法真正达到保护活性成分的目的。因此,寻找其他方法以大规模制备安全、低成本、且能够在胃肠环境中稳定存在的自组装肽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组装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丰富且廉价的食品蛋白质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水解,进而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自组装能力、能在胃肠环境中稳定存在并缓释、功能因子的多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组装肽,自组装肽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一种自组装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藜麦蛋白的制备
将粉碎脱脂的藜麦粉分散于蒸馏水中进行提取,结束后离心进行固液分离取上清液,调节pH,在4℃下静置使其析出蛋白沉淀;将沉淀蛋白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后用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藜麦蛋白;
S2、采用α-胰凝乳蛋白酶对藜麦蛋白进行酶解;
S3、藜麦蛋白肽纳米载体的制备和分离
将藜麦蛋白肽分散于去离子,使用超声波清洗仪辅助制备肽纳米载体,采用葡聚糖凝胶G-75玻璃色谱柱对藜麦蛋白肽纳米载体进行分离,以去离子水为流动相,在214nm处测定吸光度值,检测洗脱过程中各个洗脱峰的粒径,收集粒径为20-200nm的载体组分,即为目标自组装肽。
优选的,制备步骤如下:
S1、藜麦蛋白的制备
将粉碎脱脂的藜麦粉分散于蒸馏水中进行提取,结束后离心进行固液分离取上清液,将pH调节至4.5,在4℃下静置使其析出蛋白沉淀;将沉淀蛋白以1:2(v/v)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后用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藜麦蛋白。
S2、藜麦蛋白的酶解
采用α-胰凝乳蛋白酶对藜麦蛋白进行酶解,pH为7-9,温度30-60℃,酶与底物比例为1:25-100,酶解时间为0.5-4h;
S3、藜麦蛋白肽纳米载体的制备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2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