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6031.5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腊平;杨运;李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哲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发酵 葛根 薏仁米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发酵饮品产品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薏仁米进行发芽处理,得到发芽薏仁米;将葛根和发芽薏仁米分别依次加水打浆、糊化、加入高温淀粉酶、一次酶解、灭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灭酶,分别得到葛根糖化液和发芽薏仁米糖化液;将葛根糖化液和发芽薏仁米糖化液混合后进行灭菌处理,之后接种茶树菇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本发明方法将薏仁米经发芽处理后,改善了薏仁米的风味,增加了其营养。再与葛根复配,以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复合液,其生物活性提高,多糖含量为8.41mg/mL,γ‑氨基丁酸含量为4.2mg/100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饮品产品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由于普遍的生活水平都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产品如饮料等的喜好和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仅仅要求感官优良,对其营养功能也有了要求,近几年具有生物活性的、营养保健功能的饮料销量大幅增长,其中发酵饮料由于其高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微生物稳定性,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发酵饮料被定义为通过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以产生所需的生化变化的一种产品。最常使用在发酵饮料中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低等真菌等。目前,利用食用菌进行发酵生产的饮料在市面上很少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的制备方法,使饮料具有良好的风味、功能和感官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一种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薏仁米进行发芽处理,得到发芽薏仁米;
步骤2,将葛根加水打浆、糊化、加入高温淀粉酶、一次酶解、灭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灭酶,得到葛根糖化液;将发芽薏仁米加水打浆、糊化、加入高温淀粉酶、一次酶解、灭酶、加入糖化酶、二次酶解、灭酶,得到发芽薏仁米糖化液;
步骤3,将所述葛根糖化液和发芽薏仁米糖化液混合后进行灭菌处理,之后接种茶树菇种子液进行发酵,得到所述茶树菇发酵葛根薏仁米饮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发芽处理具体为:将薏仁米在温度27-31℃、湿度88-93%的环境中发芽22-28h。优选的,将薏仁米在温度29℃、湿度90%的环境中发芽24h。
进一步地,发芽处理前还包括对薏仁米进行消毒的步骤,具体为: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薏仁米籽粒15min进行消毒处理,去离子水冲洗至无次氯酸钠气味。将消毒好的薏仁米籽粒加入10倍体积的36℃的水中浸泡10h使其充分吸水。浸泡后再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薏仁米籽粒15min,去离子水冲洗至无次氯酸钠气味。
进一步地,步骤2葛根糖化液制备过程中:加水打浆过程中所述葛根与水的质量体积比分别为1g:8-10mL;优选的,所述葛根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所述糊化具体为:85-95℃糊化25-35min;优选的,90℃糊化30min;所述高温淀粉酶的加入浓度为180-220u/g;优选的,为200u/g;所述一次酶解具体为:85-95℃加热40-50min;优选的,为90℃加热45min;
步骤2发芽薏仁米糖化液制备过程中:加水打浆过程中所述发芽薏仁米糖化液与水的质量体积比分别为1g:8-10mL;优选的,所述发芽薏仁米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8mL;所述糊化具体为:85-95℃糊化25-35min;优选的,90℃糊化30min;所述高温淀粉酶的加入浓度为180-220u/g;优选的,为200u/g;所述一次酶解具体为:85-95℃加热40-50min优选的,为90℃加热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6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