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39567.2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乔金凤;张振玲;郭晓;孙迎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4;G01N30/7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吕薇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oc 哌嗪中 有关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5nm,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紫外检测器;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6.4~6.6。本方法通过对流动相pH值、色谱柱和洗脱梯度等参数进行选择和设计,实现了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使用常规紫外检测器和反相色谱柱对哌嗪含量的测定。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等特点,为哌嗪的液相色谱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伏硫西汀为抗抑郁药,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被认为与抑制5-羟色胺(5-HT)再摄取导致的血清素活性增强有关。伏硫西汀还具有其他一些活性,包括5-HT3受体拮抗作用和5-HT1A受体激动作用,这些活性在伏硫西汀发挥抗抑郁效应中的作用尚未确定。伏硫西汀结构式如下所示:
作为合成伏硫西汀的起始物料N-Boc-哌嗪,结构式如下所示:
作为合成N-Boc-哌嗪的起始物料哌嗪,结构如式所示:
N-Boc-哌嗪为合成伏硫西汀的起始物料,有必要对其有关物质及其杂质传递进行研究。哌嗪为合成N-Boc-哌嗪的起始物料,反应不完全可能会残留到N-Boc-哌嗪中,因此需进行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及专利调研发现:哌嗪几乎无紫外吸收,且极性较大,无法用常规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数报道采用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拉曼光谱法或衍生化等方法检测哌嗪或其结构类似物的含量。通过分析方法考察试验发现:文献及相关专利报道的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衍生化等方法并不适用于测定N-Boc-哌嗪中哌嗪的含量,相关方法存在专属性差、重现性差、准确度低、可操作性及系统适用性差的问题。
黄川徽等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3月发表论文《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哌嗪》中指出,哌嗪紫外吸收弱,最强峰对应波长处吸光度线性范围窄,对不同浓度下浓度-吸光度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结果在最强峰对应波长(228.5nm)处,虽然灵敏度大,但线性很差(线性相关系数仅为0.7328),而在244~275nm波长范围内,线性有改善,但灵敏度低;公开专利申请“一种哌嗪水溶液定量检测的方法”(申请号:CN201911365151.6)提供了采用对苯醌作为显色剂,与哌嗪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检测哌嗪含量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且以上两者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为非专属性方法。
而哌嗪作为N-Boc-哌嗪中的杂质,在药物分析工作中,需要采用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现有文献中均未有较为满意的方法公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具备专属性、灵敏度、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及耐用性良好等优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N-Boc-哌嗪中有关物质哌嗪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5nm,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紫外检测器;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6.4~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9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