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离车活物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51480.7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山脉;苟现敏;万震;贺云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21/00;G06V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活物 提醒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离车活物提醒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检测车辆是否处于离车活物提醒模式;在检测到车辆处于离车活物提醒模式,且车辆驻车制动的同时,车门闭锁的时候,采集车辆的车内影像数据;根据车内影像数据提取至少一个物体特征,并根据至少一个物体特征识别车内是否存在活物,且在存在活物时,控制车辆进行相关提醒。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用户离车后,基于车内影像数据针对车内进行活物检测,避免活物如儿童、老人、宠物等被遗留在车内,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近程声光报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离车活物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传感器检测出车辆底盘下的活物,或者车辆附近的活物,但是没有针对车内进行活物检测,导致活物如儿童、老人、宠物等被遗留在车内,且无法自行打开车辆,出现安全事故,如高温导致窒息等,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解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离车活物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用户离车后,一旦无法准确检测是否遗漏活物,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降低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离车活物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是否处于离车活物提醒模式;在检测到所述车辆处于离车活物提醒模式,且所述车辆驻车制动的同时,车门闭锁的时候,采集所述车辆的车内影像数据;根据所述车内影像数据提取至少一个物体特征,并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物体特征识别车内是否存在活物,且在存在所述活物时,控制所述车辆进行相关提醒。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车内影像数据针对车内进行活物检测,避免活物如儿童、老人、宠物等被遗留在车内,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车辆进行相关提醒,包括:获取用户和所述车辆之间的实际距离;若所述实际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提醒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提醒;若所述实际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则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提醒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提醒的同时,发送提醒信号至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用户和车辆之间的实际距离,并对该距离与所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从而确定提醒方式,使得提醒更加有效且可靠,提升用车安全性以及汽车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统计所述车辆的提醒持续时长;在所述提醒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发送求救信号至预设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提醒过长时,判定用户忽视提醒,从而向其他用户或者设备进行及时求救,有效避免意外发生,进一步提高提醒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得车辆更加安全可靠,有效保护财产生命安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声学提醒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进行提醒,包括:根据所述提醒持续时长匹配所述至少一个声学提醒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的最佳提醒参数;根据所述最佳提醒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声学提醒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光学显示装置工作。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匹配实际的提醒需求,能够根据提醒的持续时长,对提醒的紧急程度进行量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车辆提醒的智能化和有效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车辆进行相关提醒的同时,还包括:采集所述活物的身份类型;若所述身份类型为婴幼儿类型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预设安抚模式,开启车载音响播放预设歌曲的同时,开启车载空调以预设舒适参数工作;若所述身份类型为老人类型时,控制所述车辆解除车门闭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1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