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预应力筋及钢筋连接预制盖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66807.8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宁;王霆;郭建强;白唐瀛;张杰;许浩;赵连军;刘运亮;陈浩;王大鹏;陈轶鹏;赵华新;李晓峰;杨独;田宇;吕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E01D19/0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姣姣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预应力 钢筋 连接 预制 方法 | ||
1.一种通过预应力筋及钢筋连接预制盖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盖梁(1),所述预制盖梁(1)内预埋有与延伸出墩柱(2)顶面的预应力筋(3)对应的第一预留孔(110),以及与延伸出墩柱(2)顶面的普通钢筋(4)对应的第二预留孔(120),所述第一预留孔(110)和第二预留孔(120)内均灌注有灌浆料(5);
所述墩柱(2)的顶面设有调节垫块(6)和砂浆垫层(7),所述砂浆垫层(7)用于连接所述预制盖梁(1)的底面和墩柱(2)的顶面;
所述普通钢筋(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定位件(8),所述第一定位件(8)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单元(810),所述第一定位单元(810)包括弧形侧板(811),所述弧形侧板(811)的内侧两端沿其轴向分布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81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812)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内板(813);
所述第一弧形内板(813)的外侧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且与其轴线平行设置的竖向筋板(814),所述竖向筋板(81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812)设置,所述竖向筋板(814)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内板(813)对应的第二弧形内板(815);
所述第一支撑板(812)上沿其周向分布多个第一筋板(816),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筋板(816)之间设有第一通孔(a),所述第一筋板(816)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筋板(814)和弧形侧板(811)连接,所述第一筋板(816)的竖向两端分别凸出所述第一支撑板(812)的上下两侧设置;
所述第二弧形内板(815)的外侧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弧形侧板(811)的端部之间沿周向分布多个倾斜的第二筋板(817),所述第二筋板(8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筋板(814)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筋板(816)连接,且所述竖向筋板(814)、第一筋板(816)以及第二筋板(817)之间形成第二通孔(b);
所述弧形侧板(811)的内侧壁上分布多个竖向设置的第三筋板(818),所述第三筋板(818)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方向上的两个第一筋板(816)连接,且所述竖向筋板(814)、两个第一筋板(816)以及所述第三筋板(818)之间形成第三通孔(c);
所述竖向筋板(814)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单元(810);
所述第二筋板(817)的外侧设有倾斜板(819);
所述普通钢筋(4)上还设有第二定位件(9),所述第二定位件(9)的外侧壁上设有挡环(910),所述挡环(9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预留孔(120)的内径,所述第二定位件(9)的下部分与所述砂浆垫层(7)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9)的上部分与所述第二预留孔(120)内的灌浆料(5)连接;
第二定位件(9)外侧壁设置的挡环(910)高于调节垫块(6)第一预设距离,使第一预设距离满足在墩柱(2)上设置的砂浆垫层(7)的顶面高度低于挡环(910)的顶面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预应力筋及钢筋连接预制盖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2)内预先预埋多个所述预应力筋(3)和多个普通钢筋(4),所述预应力筋(3)和普通钢筋(4)均延伸至所述墩柱(2)的顶面外部,且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预留孔(110)和第二预留孔(120)内,多个所述普通钢筋(4)呈环状分布,多个所述预应力筋(3)分布在形成环状的多个所述普通钢筋(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预应力筋及钢筋连接预制盖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3)穿过所述第一预留孔(110)的顶端连接有张拉锁紧件,所述张拉锁紧件外侧设置有封锚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预应力筋及钢筋连接预制盖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2)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承台(10)和桩基(11),所述普通钢筋(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承台(10)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68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