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3142.3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钟亚伟;陈克坚;戴胜勇;艾宗良;陈建峰;魏程峰;徐硕;邓勇灵;袁蔚;张誉瀚;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2 | 分类号: | E01D2/02;E01D19/00;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冯精恒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构造 | ||
1.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桥面板(1)、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3)和两个工字型边梁(2),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2)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的两侧底部,所述工字型中梁(3)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1)的横向中部的底部,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2)之间通过若干工字型横梁(4)连接,所述工字型中梁(3)下部连接所述工字型横梁(4)上部,若干所述工字型横梁(4)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仅在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底部设置支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纵向分成若干梁段,每节梁段的梁端设有至少两个横隔板(6);所述横隔板(6)设于相邻的所述工字型边梁(2)和所述工字型中梁(3)之间,或,部分所述横隔板(6)设于相邻的所述工字型边梁(2)和所述工字型中梁(3)之间,剩余部分所述横隔板(6)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字型中梁(3)之间;所述横隔板(6)下侧焊接于对应所述梁段端部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上翼缘板;
当所述横隔板(6)设于相邻的所述工字型边梁(2)和所述工字型中梁(3)之间时,所述横隔板(6)上侧连接对应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上翼缘板和对应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上翼缘板,所述横隔板(6)沿所述组合梁的横向两侧连接对应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腹板和对应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腹板;
当所述横隔板(6)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字型中梁(3)之间时,所述横隔板(6)上侧连接对应两个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上翼缘板,所述横隔板(6)沿所述组合梁的横向两侧连接对应两个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横隔板(6)下方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梁高高于未设置所述横隔板(6)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工字型横梁(4)上的所有所述横隔板(6)的上侧共同连接有隔板上翼缘(62),所述隔板上翼缘(62)用于对接相邻梁段的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上翼缘板,同时所述隔板上翼缘(62)用于对接相邻梁段的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上翼缘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位于桥梁的曲线段时,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之间的横隔板(6)的所述隔板上翼缘(62)和位于所述横隔板(6)下方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均在靠近曲线内侧的宽度小、靠近曲线外侧的宽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当相邻两个所述梁段位于曲线段时,每个所述梁段的纵向长度为3m-6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包括纵向相邻的墩柱之间的跨梁区(8),所述跨梁区(8)的两端梁高大于所述跨梁区(8)的中部梁高,所述跨梁区(8)的所述工字型边梁(2)沿其纵向在每一个所述工字型横梁(4)处分段形成若干边梁节段(21),每个所述边梁节段(21)的下翼缘板一端连接位置较高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下翼缘板、另一端连接位置较低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腹板竖向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未设置所述横隔板(6)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上翼缘板包括其纵向中部对应于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加高段(41)和所述工字型横梁(4)纵向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水平段(43),所述加高段(41)和相邻的所述水平段(43)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过渡段(42)连接;
位于所述横隔板(6)下方的所述工字型横梁(4)的上翼缘板包括其纵向中部对应于所述工字型中梁(3)的加高段(41)和所述工字型横梁(4)纵向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工字型边梁(2)的加高段(41),相邻两个所述加高段(41)之间设有水平段(43),所述加高段(41)和相邻所述水平段(43)之间通过向下倾斜的过渡段(4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31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