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3142.3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钟亚伟;陈克坚;戴胜勇;艾宗良;陈建峰;魏程峰;徐硕;邓勇灵;袁蔚;张誉瀚;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2 | 分类号: | E01D2/02;E01D19/00;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冯精恒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桥面板、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和两个工字型边梁,两个工字型边梁连接于混凝土桥面板的两侧底部,工字型中梁连接于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的混凝土桥面板的横向底部,两个工字型边梁之间通过若干工字型横梁连接,工字型中梁下部连接工字型横梁上部,若干工字型横梁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仅在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设置支座。工字型中梁的受力能够通过工字型横梁传递至两个工字型边梁上,再传递至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其简化了桥梁结构受力,能够直接根据两个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受力来设计支座,计算准确方便,不再担心多片工字型截面中部支座受力因施工误差等原因导致主梁可能受力不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混组合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桥梁,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各自的材料性能,且施工较为方便,在跨越既有道路、施工运输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烈度地震区等,均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烈度地震区,因减轻桥梁结构的自重,可有效减小地震力,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如果采用传统的双工字型截面,当桥面较宽时,工字型截面主梁间距较大,导致混凝土桥面板较厚、重量较大,不利于桥梁的抗震;如果采用多片式工字型截面,可以使得混凝土桥面板变薄,重量较小,但在横向存在各主梁的支座容易因施工误差导致受力不均、脱空,参数难以准确计算等问题,进而导致各主梁受力不均衡,与设计预期差异较大,梁体、支座易损伤破坏;如果采用箱型截面,混凝土板厚较双工字型截面可减小,但箱型截面钢材用量相对较大、经济性不优,且大截面运输在山区较为困难,施工相对较为复杂,为此需考虑在不影响结构受力、便于运输施工的情况下,减小混凝土桥面板的结构尺寸,降低梁体自重,提高桥梁抗震性能。
对于曲线桥梁,铁路设计时通常采用平分中矢法布置,主梁为直线型式,因此为满足运营时限界的宽度要求,桥面宽度需考虑线路曲线矢高的影响而加宽,使得桥梁自重增加,且桥梁中线与线路中线存在偏差,直线布置越长,偏差越大,使得桥梁的抗扭效应较差,且桥梁的梁缝宽度在曲线内外侧差异大,在保证最小梁缝宽度要求后,曲线外侧梁缝宽度较大,导致伸缩缝宽度较宽,设计较为困难,特别是在小半径曲线上,其影响尤为明显,同时也导致支撑垫石的位置需根据按曲线布置后进行调整,进而影响桥墩的相关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采用多片式工字型截面的梁时,存在的各片主梁间受力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桥面板、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和两个工字型边梁,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的两侧底部,所述工字型中梁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的横向中部的底部,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之间通过若干工字型横梁连接,所述工字型中梁下部连接所述工字型横梁上部,若干所述工字型横梁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仅在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的底部设置支座。
本方案所述钢混组合梁构造,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工字型中梁和两个工字型边梁,使得混凝土桥面板下方有多片梁支撑,使得能够减小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减轻桥梁结构自重,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且工字型中梁和工字型边梁的间距相比于两个工字型边梁间距更小,使得桥梁的整体性能更好,工字型中梁和工字型边梁,尺寸相对较小,可分段运输至桥位处后进行拼装,运输较为方便;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之间通过若干沿组合梁纵向间隔设置的工字型横梁连接,且工字型中梁下部连接所述工字型横梁上部,仅在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的底部设置支座,使得工字型中梁的受力能够通过工字型横梁传递至两个工字型边梁上,再传递至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其减少了多片工字型截面的支座数量,且简化了桥梁结构受力,使得能够直接根据两个所述工字型边梁的底部的支座受力来设计支座,计算准确方便,不再担心多片工字型截面中部支座因施工误差等原因引起受力与设计预期不一致,导致主梁可能受力不均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3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