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司机室结构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79293.X | 申请日: | 202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0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希红;苏柯;水文菲;王海钧;易理文;柳晓峰;闵阳春;张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B61D19/00;B61D19/02;B61D17/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发军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司机 结构 轨道 车辆 | ||
1.一种司机室结构,包括司机室骨架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骨架结构(8)为主要由逃生门框(81),设备安装横梁(82),侧门门框(83),连接梁(84),加强底盘(85)及斜撑(86)构成模块化的整体框架结构;
所述逃生门框(81)包括逃生门立柱(811)、斜纵梁(812)以及中间横梁(813);所述逃生门立柱(811)和中间横梁(813)围成封闭的逃生门门洞结构;
所述侧门门框(83)包括独立门角(831)、前门立柱(832)及门上纵梁(833);该侧门门框(83)与连接梁(84)围成司机侧门门洞;
所述连接梁(84)位于司机室骨架结构(8)的后部,连接逃生门框(81)和侧门门框(83);
所述设备安装横梁(82)位于司机室骨架结构(8)的前上部,连接逃生门框(81)和侧门门框(83);
所述逃生门框(81)、侧门门框(83)的前下方与车体本体(1)的底架(11)相连,所述逃生门框(81)、侧门门框(83)的后上方与连接梁(84)相连;在逃生门框(81)和底架(11)的连接部位设置加强底盘(85)、斜撑(86);
所述逃生门立柱(811)以及斜撑(86)的前方、以及前端弯板结构(2)的上方设置吸能防撞凸台(4);所述吸能防撞凸台(4)的上方与逃生门立柱(811)的斜段(811a)共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吸能防撞凸台(4)的外侧贴合有逃生门(6)的密封垫(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6)内侧的密封垫(61)上部分与逃生门立柱(811)的斜段(811a)接触,密封垫(61)下部分与吸能防撞凸台(4)的背部接触,密封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防撞凸台(4)的前端布置有呈竖直方向平行分布的防侧滑齿(41),在碰撞过程中两车之间的防侧滑齿(41)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立柱(811)采用“日字型”或“目字型”中空挤压型材,在中部进行折弯,整体为变截面整体型材折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立柱(811)包括斜段(811a),折弯段(811b),竖直段(811c)和过渡段(811d);处于前窗户区域的斜段(811a)及折弯段(811b)至少加工掉一个型腔,在竖直段(811c)保留所有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骨架结构(8)为独立的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逃生门框(81)上方的斜纵梁(812)与水平方向呈α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门角(831)位于门上纵梁(833)的前方,所述独立门角(831)采用中空整体结构,独立门角(831)的两端分别与门上纵梁(833)和前门立柱(832)中空型材对接拼焊,在独立门角(831)内侧上方加工出犄角结构(831a),用于与设备安装横梁(8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横梁(82)通过犄角结构(831a)将侧门门框(83)和逃生门框(81)连接为一体,并通过犄角结构(831a)抬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92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