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5098.8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7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麦家儿;农兴中;何冠鸿;卢晓智;王建;刘健美;李白宇;李育慧;王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2;E02D17/04;E02D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何珉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叠合 楼板 半无柱 装配式 车站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叠合侧墙、叠合中层、叠合顶板、腰梁和支撑柱;
所述叠合侧墙位于所述底板的外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叠合侧墙的外层为基坑开挖阶段的地连墙;
所述腰梁与所述地连墙固定,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所述叠合中层包括预制横梁、预制纵梁和叠合中板,所述预制纵梁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预制横梁的两端分别搁架在所述预制纵梁和所述腰梁上,所述叠合中板搁架在所述预制横梁上,所述预制横梁在基坑开挖阶段作为第三基坑支撑;
所述叠合顶板包括预应力箱梁和现浇顶板;所述地连墙的上端设有企口,所述预应力箱梁搁架在所述企口上并灌浆固定,所述现浇顶板位于所述预应力箱梁的顶面上;所述预应力箱梁的部分在基坑开挖阶段作为第二基坑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侧墙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固定连接的地连墙和叠合墙现浇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侧墙还包括叠合墙预制层;所述叠合墙预制层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楼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地连墙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叠合墙预制层与所述地连墙拉筋连接,所述叠合墙现浇层浇筑于所述间隙中并与所述地连墙、叠合墙预制层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上预留有与所述叠合墙预制层连接的拉筋接驳器,所述拉筋接驳器垂直于所述地连墙的墙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包括腰梁现浇部和截面呈L状的腰梁预制部;所述腰梁预制部与所述地连墙拉筋连接并浇筑固定,所述腰梁预制部与所述地连墙形成开口向上的浇筑槽,所述腰梁现浇部浇筑于所述浇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纵梁的边缘设有供所述预制横梁搁架并嵌入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底面与所述腰梁的顶面平齐,所述预制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腰梁铰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制纵梁浇筑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中板包括预制中板和现浇板层;所述预制中板搁架在所述预制横梁上,所述现浇板层浇筑在所述预制中板上并将所述预制中板与预制横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箱梁包括若干先放箱梁和若干后放箱梁;所述若干先放箱梁在基坑开挖阶段固定在所述企口上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若干后放箱梁在所述叠合中层完成后固定在所述企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坑支撑,所述第一基坑支撑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地连墙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坑支撑位于所述叠合顶板的上方。
10.一种基于叠合侧墙及楼板简支的半无柱装配式车站的施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地连墙和支撑柱,在地连墙的上端形成企口;
S2、架设吊装设备;
S3、开挖基坑至第一基坑支撑底位置,施工第一基坑支撑,第一基坑支撑的两端与两侧的地连墙浇筑固定;
S4、开挖基坑至第二基坑支撑底位置,吊装预应力箱梁至企口上并灌浆固定,以预应力箱梁作为第二基坑支撑;
S5、开挖基坑至第三基坑支撑底位置,将腰梁固定在地连墙,将预制纵梁固定在支撑柱上,将预制横梁搁架在腰梁和预制纵梁上,以预制横梁作为第三基坑支撑;
S6、开挖基坑至基底位置,施做底板,底板与地连墙固定;
S7、以地连墙为外层,施做负二层楼的叠合侧墙;
S8、吊装预制中板搁架在预制横梁上并浇筑施工形成叠合中板,叠合中板与预制横梁固定;
S9、以地连墙为外层,施做负一层楼的叠合侧墙;
S10、吊装预应力箱梁至企口上并灌浆固定,在预应力箱梁上施做现浇顶板与预应力箱梁固定,形成叠合顶板;
S11、回填叠合顶板上方的附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50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