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敷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2042.5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郝星;喻其风;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凯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建 直径 排水管道 现有 排水 主管 交叉 敷设 工艺 | ||
1.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节点结构,包括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井,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均穿过工作井的侧部延伸至工作井内部,工作井的顶部设置有检查井,工作井内部设置有八边形挡墙,八边形挡墙内部设置有连通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的过水廊道,过水廊道和八边形挡墙的侧部设置有检查井爬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井井壁由水泥砖砌筑而成,中间及上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底部设置防渗钢筋混凝土底板,工作井形状为圆筒形,工作井直径不小于3.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廊道由具有抗渗性能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过水廊道由侧壁、顶板、底板组成,过水廊道顶板为凹型,过水廊道顶板与工作井顶部混凝土盖板之间净空高度不小于1.5m,过水廊道底板共用工作井底板,过水廊道内部净高与所述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八边形挡墙由具有抗渗性能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八边形挡墙内接于工作井内,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管道的端口均与八边形挡墙内壁齐平。
5.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敷设工艺,其特征在于,敷设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现有排水主管道与预设工作井相交处的上下游管道用气囊进行封堵,确保即将施工的交叉节点处排水主管道无水流持续流入;
步骤二:在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处,进行基坑明挖施工,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工作井底板的施工,然后进行工作井井壁的施工;
步骤三:工作井井壁施工完成后,将现有排水管道在工作井中的管道拆除,将管道里面积水排放干净后;
步骤四:在工作井内部进行八边形挡墙的施工,八边形挡墙顶部标高同工作井井壁的顶部标高,八边形挡墙与工作井井壁之间的缝隙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
步骤五:在八边形挡墙内进行过水廊道侧壁的施工,过水廊道侧壁施工完成后搭设摸板支架进行过水廊道顶板的施工,施工所用的模板及支架后期通过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运送出去;
步骤六:将提前预制并达到设计强度的工作井顶板吊运放置在工作井上部,工作井顶板与工作井井壁的相接处进行密封及防水处理;
步骤七:在工作井顶板上进行检查井井筒的施工;
步骤八:在八边形挡墙的内部及检查井的内部进行检查井爬梯的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敷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管道穿过工作井井壁和八边形挡墙侧壁,其管道与井壁、八边形挡墙侧壁交接处作防水封堵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建大直径排水管道与现有排水主管道交叉的敷设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现有排水管道端部进行砖砌堵墙的施工,在节点结构施工过程中现有排水管道内无水流渗入工作井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20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