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引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95927.0 申请日: 2022-07-27
公开(公告)号: CN115820868B 公开(公告)日: 2023-08-29
发明(设计)人: 朱克诚;张殿昌;刘宝锁;郭华阳;张楠;吴伟彬;刘波;杨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09;C12N15/11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代理人: 宣国华;刘艳丽
地址: 5103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扩增 黑棘鲷 snp 分子 标记 多态性 引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引物,所述引物为引物对1‑引物对29,每对引物均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引物对1‑引物对29的碱基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58所示。还公开了引物在黑棘鲷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上述SNP分子标记和引物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首次在黑棘鲷上批量建立了具有丰富多态性的48个SNP分析标记,并筛选出了29对多态性引物,为黑棘鲷的家系鉴定、种群遗传结构、遗传育种,增殖放流等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分析技术工具;本发明提供的黑棘鲷SNP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引物的筛选方法,简便、快捷、高效,节约了人力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引物。

背景技术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隶属于鱼纲Pisces、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棘鲷属Acanthopagrus,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越南沿海。黑棘鲷为浅海底层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或多岩礁海区,杂食性,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导致黑棘鲷自然种群严重衰退,种质严重退化等;同时黑棘鲷养殖群体的近亲繁殖、小规格亲本人工育苗等原因,导致黑棘鲷养殖种质严重退化,抗病力减弱,养殖性能下降等。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黑棘鲷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在黑棘鲷遗传育种方面开展的工作较少,梁君等人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黑棘鲷增值放流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吴仁协等人.基于SLAF-seq技术的黑棘鲷微卫星标记可以为鲷科鱼类的种群遗传学分析提供标记来源。此外,还有学者筛选了少量与黑鲷生长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目前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SNP应用到水产动物,如鲷科鱼类的黄鳍棘鲷等。这些SNPs具有高多态性,分布广泛等众多优点,在鲷科鱼类遗传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黑棘鲷SNP位点筛选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引物,该引物能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的引物在黑棘鲷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扩增黑棘鲷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引物,所述引物为引物对1-引物对29,每对引物均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引物对1-引物对29的碱基序列依次如SEQ IDNO:1~58所示。

所述引物对1-引物对29用于扩增的SNP分子标记为ASSNP1~ASSNP48,所述ASSNP1~ASSNP48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59~106所示。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上述的引物在黑棘鲷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遗传多样性分析时:选取最具多态性的29个引物对广东阳江的黑棘鲷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直接测序法得到相应位置的碱基,来确定基因型,之后使用Arlequin version3.5软件统计各标记在野生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并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使用Fstat2.93计算各标记在各样本的遗传分化程度(FIS);使用PIC_CALC0.6计算各样本的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content,PIC),以此来描述黑棘鲷SNP分子标记多态性的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黑棘鲷SNP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引物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黑棘鲷样品的基因组DNA,建立测序文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5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