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8541.7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1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张昕;廖可;赵舒展;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00 | 分类号: | G16H10/00;G06F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张炳楠;吕少楠 |
地址: | 10149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理 数据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本发明有效改善了面对来自多种设备的海量生理数据,如何进行有效地分类处理、显示和归因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从多个监护仪器或检测仪器所获取的海量生理数据,更高效地按层次分类处理和呈现给用户,从而减少用户人工处理、分析数据的负担和设备压力,更有效实现生理数据的处理,辅助生理学指标数据的优化。
本申请要求享有2021年7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110875663.8,发明名称为“一种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权益。所述在先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理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用于围术期、ICU、重症、急诊监护的监护仪器越来越多,采集的人体生理数据种类更多、频率更高。用户在围术期、ICU、重症、急诊监护等各类工作中,面对海量的生理数据、众多的监护仪器,无法高效获得有价值的高质量数据。
近年来,在围术期管理中,基于优化生理学指标的围术期数据处理方法已有大量应用。例如,Li等人(BMJ Open 2019;9:e025337)通过观察脊椎手术中的血压、心跳等生理数据的AUC指标,发现优化的生理学指标区间的应用价值。Helmerhorst等人(Care Med2017;45:187–195)则观察到,PaO2数据超过上限时的高氧(Hyperoxia)指标与某些结局数据具有相关性。在上述观察的基础上,亦有报道使用选自侧腹肌和/或前臂的肉组织氧(SmtO2),结合血流动力学体征包括心排量(CO)、血压(BP)等,通过计算AUC指标及持续时间,或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数据包括心排量(CO)、血压(BP)、每搏率(SV)、心率(HR)、系统性血管阻力(SVR)、每搏量变异度(SVV)进行基线值和上下限范围比较,从而进行围术期管理。Lee等人(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2018)8:1527)还描述了一种软件Vital Recorder,其通过连接多个麻醉监护仪器,从而自动记录高分辨率、时间同步的生理数据。但是,该系统笼统地将所有生理数据都进行存储和显示,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此外,虽然有研究提出将生理数据分类显示,但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分层或分级,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归因分析。
因此,需要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从而将来自多种设备的海量生理数据进行更有效地分类处理和显示,从而更有效地优化生理学指标和进行高质量的数据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理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生理数据;
(2A)将步骤(1)获取到的生理数据分类为呼吸数据、循环数据和大脑数据;
(2B)根据步骤(2A)中的生理数据分类的类别,设定各生理数据类别的期望数据标准;
(3)将步骤(2A)中分类后的生理数据的至少一种与步骤(2B)的期望数据标准对比,判断是否符合步骤(2B)的期望数据标准,获得数据对比结果;
(4)根据步骤(3)的数据对比结果进行数据归因分析,获得数据归因分析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1)中,获取生理数据的方式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例如通过有线或无线(如云端)方式连接生理数据的检测仪器或监测仪器,其中所述检测仪器或监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围术期管理监护仪器,从而获取生理数据。
优选地,所述生理数据为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的生理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2A)中,可以将已分类的呼吸数据、循环数据和大脑数据(又称“一级分类”)进一步分类,获得二级分类数据。例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8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