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9614.4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鹤;孙建国;陈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海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盐城易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613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覆盖 确定 拉延 板料 位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覆盖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模拟软件进行板料和拉延筋的建模以及冲压模拟形成覆盖件,能够减少实际操作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成本,并且易于进行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调整,合理的拉延筋设置,不仅可以均衡覆盖件不同部位的材料流动速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覆盖件的变形程度和成形质量,通过对模拟形成的覆盖件的分析,来确定所模拟的覆盖件是否存在缺陷,进而确定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出现缺陷时,会重新调整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的数量以及位置,进而能够探索设置合理的拉延筋,便可以确定拉延筋的位置,用于实际加工生产,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覆盖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按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覆盖件三类。它们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设备选择及质量控制(尺寸公差、形状精度、零件刚度、表面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与一般冲压零件不同的特点。
汽车车身外形是由许多轮廓尺寸较大且具有空间曲面形状的覆盖件焊接而成,因此对覆盖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车身覆盖件要求表面平滑、按线清晰,不允许有皱纹、划伤、拉毛等表面缺陷,此外还要求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863553.8的专利,其在说明书中记载有“拉延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和位于凸凹模之间的压边圈,板料位于凹模和压边圈中间;压边圈和凹模在压料面两侧设有至少两条拉延筋结构;板料能够覆盖住最外侧的拉延筋结构,并且冲压成形后的板料边缘即收料线收至内侧拉延筋的外部即可,收料线可以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得出。优点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减少了薄板件拉延深度较浅容易出现破裂的情况,冲压成形性良好,并且减小了板料尺寸,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上述方法,通过实际制造汽车覆盖件来确定拉延筋和板料的位置,在出现缺陷时,需要重新调整拉延筋和板料的位置,会增加成本,而且整个确定位置过程耗费时间,无法满足需求。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是汽车覆盖件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模拟软件进行板料和拉延筋的建模以及冲压模拟形成覆盖件,能够减少实际操作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成本,通过对模拟形成的覆盖件的分析,来确定所模拟的覆盖件是否存在缺陷,进而确定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出现缺陷时,会重新调整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的数量以及位置,便可以确定拉延筋的位置,用于实际加工生产,节省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等效板料的三维模拟模型和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
(2)对所建立的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进行拉延筋阻力分布设置;
(3)将所建立的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置于等效板料的三维模拟模型上;
(4)冲压模拟制备覆盖件;
(5)查看模拟形成的覆盖件,确定拉延筋和板料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1)中,建立等效板料的三维模拟模型和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是指根据实际板料和拉延筋形状,虚拟的构建相应的三维模型。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2)中,对所建立的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进行拉延筋阻力分布设置的方法为:
计算实际拉延筋产生的拉延筋阻力;将所获得阻力分布施加到等效拉延筋的三维模拟模型的规则网络节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海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海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9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