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玫瑰痤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4447.2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桂鹏;秦华;王连颖;李杰;赵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1/5377;A61K47/32;A61K47/10;A61K47/14;A61K47/44;A61P17/10;A61P29/00;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玫瑰 痤疮 外用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玫瑰痤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外用制剂为噻吗洛尔凝胶剂,对皮肤无刺激,可透过皮肤发挥药效。本发明所提供的凝胶剂,具有持续改善面部红斑,修复皮肤屏障、使用方便,产品稳定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玫瑰痤疮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神经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的慢性复发性炎症疾病。国际各人群流行病学数据荟萃分析显示国际患病率平均5.46%。玫瑰痤疮多见于20~50岁女性,男性患者一般症状较重,也可发于儿童和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或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增生肥大等症状。根据皮损的类型,2004年美国国家玫瑰痤疮协会专家委员会提出玫瑰痤疮的临床分型,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丘疹脓疱型、肥大型和眼型。目前,玫瑰痤疮的详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因素包括紫外线、饮食、热刺激、微生物及应激状态等都被认为可诱发或加重玫瑰痤疮。虽然玫瑰痤疮并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皮损位于面部并且往往合并反复的灼热、刺痛、瘙痒等症状,所以其对患者心理、正常社交及生活都照成明显的影响,流行病调学查也显示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出现明显降低。虽然玫瑰痤疮具体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积累的研究证据显示除了遗传因素,面部皮肤局部免疫过度激活及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等是玫瑰痤疮重要发病机制。
玫瑰痤疮的常规治疗为药物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夫西地酸、甲硝唑、克林霉素、红霉素、伊维菌素)、壬二酸、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溴莫尼定),系统治疗通常使用口服抗生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羟氯喹、异维A酸、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等。局部外用甲硝唑等抗生素、壬二酸,口服羟氯喹、异维A酸主要适用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0.5%溴莫尼定凝胶用于红斑型玫瑰痤疮的治疗,但是大量的研究已证实了改善只是暂时性抑制,复发率较高。口服多西环素,可通过抗炎作用来治疗丘疹脓疱型或红斑肿型玫瑰痤疮,但是长期口服多西环素会导致的牙齿变色,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肝脂肪变形以及皮肤超敏等不良反应。虽然口服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等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对难受性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患者疗效显著,但是由于系统暴露大,服药后常常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系统性不良反应,应用受到限制。
尽管存在这些不同种类的口服和局部药物,仍未实现该病的有效控制,不能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尤其是未实现最常见的红斑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玫瑰痤疮的外用制剂。该外用制剂对玫瑰痤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的是持续性红斑玫瑰痤疮。通过收缩血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治疗该症。
本发明通过筛选和比较了多个药理活性化合物,最终选定马来酸噻吗洛尔,并以此制备外用制剂。通过体外透皮试验、抑菌效力检查试验,优化了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惊奇地发现了一种稳定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具有优良透皮能力的马来酸噻吗洛尔外用制剂。经药理模型考察、患者皮肤镜检查,进一步确证了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可以是用于局部给药的任何剂型,特别是,溶液剂,霜剂,凝胶剂,乳膏剂或软膏剂。优选地,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可以采用凝胶剂,乳膏剂或软膏剂的形式;更优选地,以凝胶剂或乳膏剂的形式。进一步优选地,以凝胶剂的形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玫瑰痤疮的凝胶剂,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噻吗洛尔或者药学上可接受的盐0.1%~1.0%(以噻吗洛尔计)、卡波姆0.5%~2.0%、促渗透剂1%~5%、丙二醇3%~12%、pH值调节剂适量、抑菌剂0.01%~0.5%及余量的纯化水。
本发明中所述促渗透剂选自蓖麻油、氢化蓖麻油、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梅尔森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4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