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1023.9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登勇;刘志红;胡斌;杨华金;杨家袍;李志明;周忠杰;张深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振动 反馈 面板 新型 固定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刚性连接外壳、振动反馈单元和柔性连接件;振动反馈单元嵌入式安装于刚性连接外壳中部,振动反馈单元通过柔性连接件弹性连接设置于刚性连接外壳上;刚性连接外壳还包括第一刚性连接部、第二刚性连接部和卡嵌部;第一刚性连接部、卡嵌部和第二刚性连接部呈水平状态依次首尾固定连接一体成型设置。本申请采用独立拆分结构并使其两者弹性固定连接,解决了传统反馈板振感会传导至控制台以及反馈区振感不强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与广泛应用将是大势所趋,目前,人机交互主要是通过触摸屏技术的应用和语音输入等技术手段来替换车载产品的按键、旋钮等实体的指令输入手段,其中,触摸屏反馈主要包括语音反馈和振动反馈;车载电子产品如空调控制器、音响导航、换挡手柄面板等部件均是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案,即通过螺丝,卡扣等方案紧固在汽车的主副仪表台中;上述安装方案虽然能够保证各部件得到牢固的固定、减少松动异响,但是当这些部件应用振动反馈时,将会由于刚性的紧固连接将整机的振动能量分散到主副仪表台,导致振动反馈产生的振感强度大大降低,甚至无振感作用;
目前市面上主要以下面两种解决方案来提高振动反馈的振感强度:一是通过加大车载部件中振动马达的振动强度,提高振动反馈的振感强度,但是此方案将使得振动噪音大幅度增大,从而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二是在整机的安装位置、固定位置增加海绵或硅胶等垫片辅料,削弱传输的振动强度,但是因整机与主副仪表台还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所以仍然会将整机的振动能量传递分散到主副仪表台,使得振感提升不强、振动隔离效果不佳,而海绵或硅胶垫片的固定辅助零件的增加,将使得装配工时增加、装配难度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将刚性连接区和振动反馈连接区分离并将两者采用弹性连接方式进行固定,从而解决了一体式振动反馈面板在振动时,振感会传导至到主副仪表台导致振感强度降低的情况以及振动反馈不明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内触摸振动反馈面板新型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刚性连接外壳、振动反馈单元和柔性连接件;
振动反馈单元嵌入式安装于刚性连接外壳中部,振动反馈单元通过柔性连接件弹性连接设置于刚性连接外壳上;
刚性连接外壳还包括第一刚性连接部、第二刚性连接部和卡嵌部;
第一刚性连接部、卡嵌部和第二刚性连接部呈水平状态依次首尾固定连接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第一刚性连接部包括第一长支脚和第二长支脚;
第一长支脚和第二长支脚呈镜像状态固定安装于卡嵌部一端,第一长支脚和第二长支脚分别靠近卡嵌部端部的两侧设置,第二长支脚和第一长支脚结构相同。
优选的,卡嵌部包括横向扣合槽、纵向扣合槽和定位插孔;
横向扣合槽开设有多组,多组横向扣合槽沿着卡嵌部的长边方向横向等距开设于卡嵌部边侧;
纵向扣合槽开设有多组,多组纵向扣合槽沿着卡嵌部的短边方向纵向等距开设于卡嵌部边侧;
定位插孔开设有四组,四组定位插孔呈矩形阵列状态排列贯穿开设于卡嵌部中部。
优选的,柔性连接件包括回位橡胶球;
回位橡胶球设置有多组,多组回位橡胶球同轴嵌入式安装于多组横向扣合槽和纵向扣合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