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内窥镜及画面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6500.0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7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巨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1/88;G02B2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顾楠楠 |
地址: | 52357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内窥镜 画面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内窥镜,包括监视装置、设于监视装置上的蛇管、设于蛇管远离监视装置一端上的摄像模组,监视装置中设有处理单元、显示屏,在摄像模组上设有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方向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画面校正方法包括:处理单元计算出实时画面所需要校正的校正角度信息并根据校正角度信息对实时画面进行校正;处理单元将校正后的画面在显示屏上显示,或将校正后的画面以及实时画面同步在显示屏上显示,以使校正后的画面与人眼处于正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工作人员只要查看显示屏,便能够根据当前需求而选择观看对应的画面,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内窥镜,特别是一种工业内窥镜及画面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精进,在检测环境或工程方面,目前市面上已出现多种易上手的辅助工具,能供一般民众或维修人员使用,以提高民众或维修人员在检测上的方便性,举例而言,绝大多数的住宅内通常会在墙壁内或地板下铺设自来水管等管线,一但管线发生破损或堵塞等问题时,维修人员能利用工具(如:钢凿、电动锤、电钻等)凿开墙面或地面,并透过一工业内窥镜伸入至发生问题的管线中,据以检测管线内的状况。
传统的工业内窥镜通常具有一蛇管,且该蛇管的前端设有摄像模组,当该蛇管伸入至管线中后,该摄像模组能够拍摄管线内的画面,并直接将画面呈现于监视装置的显示屏上。然而,实际使用上,由于工作人员需要检视管线内的各处位置,因此会时常地移动蛇管位置,在前述情况下,该摄像模组的拍摄角度往往会发生翻转,令工作人员所观看到的画面同样为翻转画面,例如,180度或其他角度偏转的画面,而无法保持于人眼的正视角(视觉正向)。所谓的“视觉正向”是指人体视觉建构的方向,通常会以头顶向上的方向作为视觉上的正向,因此,当摄像模组翻转了180度后,其拍摄与呈现出的画面将会上下颠倒,令工作人员还需要额外花费心力辨识画面,对于观察工作来说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内窥镜及画面校正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对实时画面进行校正,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一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业内窥镜,包括监视装置、设于监视装置上的蛇管、设于蛇管远离监视装置一端上的摄像模组,监视装置中设有处理单元、显示屏,在摄像模组上设有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方向传感器,以使处理单元通过获取方向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信息,并根据旋转角度信息计算出实时画面所需要校正的校正角度信息后对摄像模组获取的实时画面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画面在显示屏上显示,或将校正后的画面以及实时画面同步在显示屏上显示,以使校正后的画面与人眼处于正视角。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还将旋转角度信息在显示屏上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镜头,图像传感器与处理单元电连接,方向传感器与镜头相邻设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画面校正方法,包括上述的工业内窥镜,所述画面校正方法包括:
处理单元获取方向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信息以及摄像模组的实时画面;
处理单元根据旋转角度信息计算出实时画面所需要校正的校正角度信息并根据校正角度信息对实时画面进行校正;
处理单元将校正后的画面在显示屏上显示,或将校正后的画面以及实时画面同步在显示屏上显示,以使校正后的画面与人眼处于正视角。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还将校正角度信息同步在显示屏上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旋转角度信息计算出实时画面所需要校正的校正角度信息为根据方向传感器测出的X、Y和Z加速度值,计算出实时画面所需要校正的校正角度信息。
进一步地,当方向传感器的X轴与摄像模组的光轴平行,则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Radian=arctan((0-Y),Z),
Angle=Radian*180°/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巨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巨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6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