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线的自动归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2594.2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8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雨;陈善伟;林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硕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9 | 分类号: | B65G47/29;B65G4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翁子毅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输送线的自动归集方法,包括输送机架,输送机架上设有输送驱动电机、输送装置、归集装置、用于检测工件输送位置的位置检测器;输送驱动电机与位置检测器电性连接、且通过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不同的功率;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带,输送带与输送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且回转在输送机架上;归集装置包括归集板、归板前后驱动气缸、归板上下驱动气缸,归集板分别与归板前后驱动气缸、归板上下驱动气缸驱动连接,并可在输送机架上前后及上下活动,归集板在活动时对工件进行逐一归集。本结构可有效的节省工件的归集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工件后续加工,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送线的自动归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12607891U在2021年2月26日公开一种板材运输线过渡装置,其设置在相邻运输线之间,它包括固定座、过渡杆和限位座,所述固定座前后两端分别与相邻运输线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放置有可绕轴心转动的过渡杆,所述过渡杆轴线方向与相邻运输线的传动方向垂直,所述过渡杆上表面高度与运输线上表面高度相平。上述过渡装置虽然能够实现板材的运输过渡,但是运输线的运行速度固定,所以前后两个板材需要归集时,只能是前面的板材停止运输,后面的板材继续运输才能靠近前面的板材、且完成归集操作,这种归集方式对于相邻板材之间的间距无法确定,很容易造成前后板材碰撞。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输送线的自动归集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输送线的自动归集方法,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上设置有输送驱动电机、输送装置、归集装置、以及用于检测工件输送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所述输送驱动电机与所述位置检测器电性连接、且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输出不同的功率。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工件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输送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且回转在所述输送机架上。
所述归集装置包括归集板、归板前后驱动气缸、归板上下驱动气缸,所述归集板分别与所述归板前后驱动气缸、所述归板上下驱动气缸驱动连接,并可在所述输送机架上前后及上下活动,所述归集板在活动时对工件进行逐一归集。
其中,所述自动归集方法如下:
将第一个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上,所述输送驱动电机一开始输出普通功率、且所述驱动输送带对第一个所述工件进行输送,接着将第二个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上,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继续输出普通功率、且驱动所述输送带对第二个所述工件进行输送;所述位置检测器在第一个所述工件经过时不工作,第一个所述工件以普通速度输送;所述位置检测器在第二个所述工件经过时开始工作,并将第二所述工件的位置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输送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驱动电机接收到所述位置检测信号时输出较大功率、且驱动所述输送带对第二个所述工件进行快速输送,与此同时,所述归集板通过所述归板上下驱动气缸上升活动、且挡住第二个所述工件,所述归集板挡住第二个所述工件后,通过所述归板前后驱动气缸向前活动、且与所述输送带相互配合将第二个所述工件朝第一个所述工件的方向输送;当所述归集板前端面与第一个所述工件依靠时,所述归集板通过所述归板上下驱动气缸下降活动,即可使第一个所述工件、第二个所述工件之间实现前后等间距的归集,所述归集板下降的同时,所述输送驱动电机输出普通功率,所述归集板通过所述归板前后驱动气缸向后活动,并等待下一个所述工件归集。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有多个、且相互之间形成左右间距,多个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导轨支撑座、导轨、主动带轮座、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座、从动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硕涂装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硕涂装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2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