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7009.8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尚晓庆;李军;赵靖舟;吴伟涛;杨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G01V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彭娜娜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砂岩 有利 勘探 地质 评价 预测 方法 | ||
1.一种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主成藏期储层特征、气、水分布关系及气藏特征、运移聚集特征对致密砂岩气藏地质进行识别,识别得到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和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
S2、在步骤S1对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地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储层评价、气源及注动力条件、盖层及保存条件进行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评价预测,得到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评价预测标准;
S3、在步骤S1对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地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评价预测,得到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评价预测标准;
S4、结合步骤S2中对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评价预测标准和步骤S3中对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评价预测标准,最终得到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的评价预测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识别方法为:
储层孔隙度小于12%,空气渗透率小于1mD,孔喉半径小,表现为非达西渗流特征,气水分布复杂,无明显边、底水,也无显著气水倒置,源储邻近,广覆式分布,天然气运移聚集为非浮力驱动,气藏多具异常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识别方法为:
储层特征为常规储层,物性较好,表现为达西渗流特征,气藏呈孤立不连续分布,边界明确,边、底水特征明显,气藏分布严格受圈闭控制,圈闭类型为常规的构造圈闭、岩性圈闭以及复合型圈闭,在储层尚未致密或尚未完全致密时,天然气可在浮力驱动下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形成具有边、底水的构造或构造-地层或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且成藏后,上述具有边、底水油气藏仍会保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储层评价条件表现为:
气源条件、盖层条件达到成藏下限时,储层“甜点”控气,即储层质量越好天然气越富集,其下限指标为孔隙度平均3.0%,渗透率平均0.05mD,气源条件、盖层条件均优时,相对较差储层亦可成藏,储层孔隙度平均可低至1.17%,渗透率平均可低至0.014mD;
所述孔隙度的计算模型为:
式中:φden为密度孔隙度,ρma为泥岩骨架密度,ρf为孔隙流体密度,ρb为取值点体密度;
所述渗透率计算模型为:
K=d.ec.φden
式中:K为渗透率,c、d为常数,φden为密度孔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气源及注动力条件表现为:煤层厚度大于4m,生烃强度大于10×108m3/km2区域,古压力系数1.3-1.4;
所述生烃强度的计算模型为:
Ggas=H×ρrock×TOC×r×10-3
式中:Ggas为烃源岩生烃强度,H为烃源岩厚度;ρrock为烃源岩密度,TOC为烃源岩有机碳含量,r为烃源岩的产气率;
所述古压力系数的计算模型为:
Pf=P/(ρ.g.h)
式中:Pf为古压力系数,无量纲,P为包裹体捕获压力,ρ为地层水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古埋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盖层及保存条件表现为:
直接盖层小于30-35m的区域,烃源岩体系内富集成藏,直接盖层大于35-40m的区域以及区域盖层大于50-80m区域,烃源岩体系外近源富集成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区带地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常规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评价预测的条件为:
天然气可在浮力驱动下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表现为气藏呈孤立不连续分布,边界明确,边、底水特征明显;气藏分布严格受圈闭控制,圈闭类型为常规的构造圈闭、岩性圈闭以及复合型圈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70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