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果实红肉性状鉴定方法及特异引物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5220.4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刘文军;陈学森;张宗营;于蕾;梅卓欣;李志强;张淑辉;张静;毛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何叶喧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果实 性状 鉴定 方法 特异 引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果实红肉性状鉴定方法及特异引物对。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引物对,命名为特异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乙在鉴定苹果果肉花青苷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乙在鉴定或选育红肉苹果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和方法鉴定苹果植株的果肉花青苷含量,能够做到早识别、早排除,有针对的选择育种目标,同时能够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对培育高花青苷含量红肉苹果品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涉及一种苹果果实红肉性状鉴定方法及特异引物对。
背景技术
苹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一种落叶果树,苹果果实是人体维生素以及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摄取来源。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人体容易吸收的游离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年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近些年的育种目标过分注重果实的表观及耐储性,使得我国目前70%左右栽培品种为类黄酮含量低、营养质量差的富士苹果。具有高营养品质的特色栽培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因此培育一种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是目前育种工作者新的育种目标。
近些年国内外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积极探索特色果树资源或新品种在品质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方面的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与苹果产量、抗性、品质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被克隆、鉴定。红肉苹果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成分近些年被世界各地育种者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苹果果实红肉性状鉴定方法及特异引物对。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引物对,命名为特异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分子和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单链DNA分子组成。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乙在鉴定苹果果肉花青苷含量中的应用。
所述鉴定苹果果肉花青苷含量为鉴定苹果植株的果肉花青苷含量。
所述应用的目的为筛选果肉花青苷含量高的苹果植株。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乙在鉴定或选育红肉苹果中的应用。
所述鉴定或选育红肉苹果为鉴定或选育生产红肉苹果的苹果植株。
所述应用的目的为筛选生产红肉苹果的苹果植株。
所述应用中,供筛选的苹果植株为:R1R1基因型的苹果品种和R6R6基因型的苹果品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鉴定苹果植株的果肉花青苷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供试苹果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所述特异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
如果PCR扩增产物为一种且大小为385bp,供试苹果植株为M1M1基因型;如果PCR扩增产物为两种且大小分别为385bp和222bp,供试苹果植株为M1M2基因型;
M1M1基因型苹果植株的果肉花青苷含量高于M1M2基因型苹果植株的果肉花青苷含量。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鉴定或选育生产红肉苹果的苹果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供试苹果植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所述特异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
如果PCR扩增产物为一种且大小为385bp,供试苹果植株为M1M1基因型;如果PCR扩增产物为两种且大小分别为385bp和222bp,供试苹果植株为M1M2基因型;
M1M1基因型苹果植株为候选的生产红肉苹果的苹果植株。
所述供试苹果植株为:R1R1基因型的苹果品种和R6R6基因型的苹果品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5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