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复合全植物培养基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67828.9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起;裴运林;邓永飞;郭朝万;胡露;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P1/02;A61K8/73;A61K8/9728;A61Q19/00;A61Q19/02;A61Q19/08;A61P29/00;A61P39/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复合 植物 培养基 制备 裂褶菌 发酵 产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全植物培养基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方法。所述采用复合全植物培养基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方法为:将活化后的裂褶菌接种于所述复合全植物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得到裂褶菌发酵产物;其中,所述裂褶菌培养基包括胡萝卜、草莓、燕麦和溶剂。本发明所述方法仅采用含有植物的发酵培养基,而无需再添加其他营养成分,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裂褶菌的发酵,获得裂褶菌发酵产物;且该裂褶菌发酵产物中裂褶多糖含量高,最终制备得到的裂褶菌发酵产物抗氧化、美白、抗炎和抗皱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植物组合物的裂褶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裂褶菌(学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是裂褶菌科、裂褶菌属真菌。子实体小,覆瓦状散生或丛生,扇形或肾形,无柄或短柄,盖面密生绒毛、白色至浅灰色;盖缘内卷,有条纹、多瓣裂,菌褶狭窄,沿褶缘纵裂向外反卷。
裂褶菌多糖是裂褶菌发酵得到的水溶性多糖,具有抑制肿瘤、抗菌消炎、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裂褶多糖的生产方法多采用单一食用菌液体发酵方式,再将发酵后的产物进行后处理,最终得到裂褶多糖。但发酵得到的裂褶多糖难于重新溶解、不利于生物吸收等特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
CN113337545A公开了一种裂褶菌发酵产物及其制备方法、护肤品、裂褶菌培养基。裂褶菌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裂褶菌培养基中培养裂褶菌,然后收集发酵产物;其中,所述裂褶菌培养基中含有葛根。在培养基中加入葛根粉末培养裂褶菌,收集发酵产物。
CN108299045A公开了一种用于栽培裂褶菌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黄芪药渣70-90%,石膏粉1%,过磷酸钙1%,麦麸8%-28%,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利用黄芪药渣为主要基料,对裂褶菌子实体进行栽培,可以顺利实现出菇,采收得到裂褶菌子实体,裂褶菌子实体是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CN110305920A公开了一种活性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制备方法包括:S1取燕麦麸皮和水混合,然后进行酶处理,酶处理后进行灭菌,制得燕麦麸皮培养液;S2取所述燕麦麸皮培养液,转到发酵罐中,接种经三级培养的裂褶菌菌种进行发酵,获得裂褶菌多糖发酵液;S3取所述裂褶菌多糖发酵液,采用板框压滤机过滤,获得裂褶菌发酵胞外产物,然后采用陶瓷膜对裂褶菌发酵胞外产物进行微滤水洗,直至获得澄清透亮的活性发酵物。该发明采用特定的巯基蛋白酶进行处理,再用裂褶菌发酵燕麦麸皮培养液,且其目的是利用酶解产生的游离燕麦多肽以阻止β-葡聚糖被裂褶菌分解利用,裂褶菌大量繁殖的同时生成了裂褶菌多糖。
上述专利公开的方法均是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功效物质,例如植物成分葛根、黄芪,且均需要添加入酵母浸膏、酵母浸粉、蛋白胨、葡萄糖等碳源和氮源才能够促使裂褶菌进行发酵;或是需要将谷物进行较复杂的酶处理后才能作为发酵培养基使用。目前,仍未发现一种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复合型全植物培养基,并能够使裂褶菌发酵高产裂褶多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全植物培养基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仅采用全植物的发酵培养基,而无需再添加其他营养成分,或进行任何酶处理或发酵处理,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裂褶菌的发酵,获得裂褶菌发酵产物。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全植物培养基制备裂褶菌发酵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化后的裂褶菌接种于所述复合全植物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得到裂褶菌发酵产物;
其中,所述裂褶菌培养基包括胡萝卜、草莓、燕麦和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7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褐煤块长期存储方法
- 下一篇: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