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7944.0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孔峥;胡宏喜;张杰;刘长伟;潘少俊;徐钟纬;孙伟;吴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L15/00;B60L53/20;B60L53/66;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庞茜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控制器 控制系统 新能源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集成控制器包括基座、电源分配单元、电机控制单元、以及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电源分配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和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位于基座的第一表面上,且分别与基座的第一表面相连,电源分配单元分别与电机控制单元、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建立有电性连接;电源分配单元用于与动力电池、快充充电桩建立电性连接,电机控制单元用于与驱动电机建立电性连接,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用于分别与蓄电池、慢充充电桩建立电性连接。采用该方案,可以减少线束的数量和占用的空间,既有利于降低汽车整车布局与尺寸设计的难度,又有利于提高器件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驱动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设计尤为关键。当前,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驱动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是独立的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之间通常是通过线束连接,而且,这两个模块也都需要通过线束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其他器件相连,例如,这两个模块都需要通过线束与动力电池相连,等等。
然而,相关技术中驱动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独立设计的方案增加了整车中线束的数量。线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使得所需的空间增加,导致汽车整车的布局与尺寸设计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连接线束的操作难度,容易出现线束连接松动的情况,影响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控制器、集成控制系统和新能源电动汽车,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线束数量的增加导致整车设计难度增加、以及器件之间连接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包括:基座、电源分配单元、电机控制单元、以及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
所述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电机控制单元和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均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上,且分别与所述基座的第一表面相连,所述电源分配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建立有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分配单元用于与动力电池、快充充电桩建立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单元用于与驱动电机建立电性连接,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用于分别与蓄电池、慢充充电桩建立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分配单元连接器和多个继电器,所述分配单元连接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继电器、所述电机控制单元、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建立有电性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建立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继电器分别用于与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正极、所述快充充电桩的负极建立有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继电器中的每一个分别用于与车载加热器中的一个加热电路建立有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车载加热器实现多档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成控制器还包括液冷散热器,所述液冷散热器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二表面上,且与所述基座的第二表面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基座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
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电源分配单元的第一正投影、所述电机控制单元的第二正投影、以及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的第三正投影,位于所述液冷散热器的第四正投影内。
所述液冷散热器用于为所述电源分配单元、所述电机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集成电源车载充电单元散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散热器包括: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四个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7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