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9561.3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周炜;李文亮;曹琛;张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P3/22 | 分类号: | B60P3/22;B62D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梁丹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载荷 转移 罐车 抗侧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所述罐车包括牵引车、设置在牵引车后端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储液罐和设置在车架下的车轮,所述抗侧翻装置包括竖立设置于车架下端两侧的左动力缸和右动力缸、设置于储液罐腔体内两侧的左罐体和右罐体、设置在左动力缸和左罐体之间的左连接管、设置在右动力缸和右罐体之间的右连接管、设置于左罐体和右罐体之间的中连接管;所述左罐体上下端均设置有左伸缩杆并分别与左连接管和中连接管连接,所述右罐体上下端均设置有右伸缩杆并分别与右连接管和中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载荷转移的方式有效降低罐车侧翻风险,提高罐车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77%的危险货物事故发生在道路运输过程中,碰撞、侧翻是最主要的事故形态。危险货物事故易导致泄漏、燃烧、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员伤亡等恶劣影响。
罐式汽车/列车主要是液体运输,属于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介质一般为汽油、甲醇等,其运输介质均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罐车发生侧翻、碰撞后会造成严重事故,目前车辆侧翻主要依靠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ESP), 由于汽车列车的牵引车与挂车的主挂通信问题,导致不适用于挂车/汽车列车,所以目前罐式汽车/列车的侧翻风险仍然较大,有待解决。
根据国家要求,完善长途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生产制造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强制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防碰撞和整车整船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对已运行的要加快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其中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即为罐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及方法,通过载荷转移的方式有效降低罐车侧翻风险,提高罐车行驶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装置,所述罐车包括牵引车、设置在牵引车后端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储液罐和设置在车架下的车轮,所述抗侧翻装置包括竖立设置于车架下端两侧的左动力缸和右动力缸、设置于储液罐腔体内两侧的左罐体和右罐体、设置在左动力缸和左罐体之间的左连接管、设置在右动力缸和右罐体之间的右连接管、设置于左罐体和右罐体之间的中连接管;
所述左罐体上下端均设置有左伸缩杆并分别与左连接管和中连接管连接,左罐体借助左伸缩杆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右罐体上下端均设置有右伸缩杆并分别与右连接管和中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右罐体借助右伸缩杆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左动力缸上端与车架固定、另一端与一侧车轮内侧的车桥固定,所述右动力缸上端与车架另一侧下端固定、另一端与另一侧车轮内侧的车桥固定。
所述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平衡管,平衡管上设置有平衡压力阀。
一种通过载荷转移的罐车抗侧翻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罐车抗侧翻装置实现的,所述方法为当罐车右转弯时,车身向左侧倾斜,此时将罐车内的运输介质向右侧转移,车身右侧重力增加,借助罐车内运输介质的重力与车身向左侧倾斜的力产生抵抗,减小左侧翻趋势;当罐车左转弯时,车身向右侧倾斜,此时将罐车内的运输介质向左侧转移,车身左侧重力增加,借助罐车内运输介质的重力与车身向右侧倾斜的力产生抵抗,减小右侧翻趋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应用于汽车列车、甩挂运输,不涉及牵引车和挂车的主挂通信问题,可单独对罐车/挂车进行改造,适用性广;解决了目前传统侧翻防控技术(ESC等)因主挂通信问题不能应用于汽车列车的问题。
2、即发生即响应,无延迟,车辆发生侧翻趋势的直观表现就是侧倾,而侧倾就会导致两侧悬架行程的改变,悬架行程的改变使左动力缸、右动力缸随之运动,以控制左罐体和右罐体的升降实现运输介质的载荷转移,以与侧翻力进行抵抗甚至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9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