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91657.3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坤;张磊磊;张莹莹;王宜盼;殷建波;王运;陈晓兵;苏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E04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sc 结构 模块 混凝土 浇筑 方法 | ||
1.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封闭式SC结构模块的内腔通过顶部水平隔板(7)、中部水平隔板(10)及底部水平隔板(11)分为四个浇筑区,所述顶部水平隔板(7)与底部水平隔板(11)整圈连续设置,所述中部水平隔板(10)根据钢牛腿(13)间隔设置;所述底部水平隔板(11)以下为第一浇筑区(14),间隔设置的所述中部水平隔板(10)通过竖向隔板(26)与底部水平隔板(11)间隔为数个第二浇筑区(15),所述中部水平隔板(10)与顶部水平隔板(7)之间为第三浇筑区(16),所述顶部水平隔板(7)以上为第四浇筑区(17);
第二步,所述封闭式SC结构模块包括三角形顶部,所述三角形顶部包括外侧斜板(4)及内侧斜板(5),在所述外侧斜板(4)上开设外侧下灰孔(1)及排气孔(3),在所述内侧斜板(5)上开设内侧下灰孔(2),并对外侧下灰孔(1)进行临时封堵;所述顶部水平隔板(7)及底部水平隔板(11)上下对应间隔开设有数个下灰孔(24);
第三步,在所述封闭式SC结构模块吊装前,通过内侧下灰孔(2)及下灰孔(24)安装下料管,每处下料管为一处下料点,两个所述下料管之间间隔一个内侧下灰孔(2)进行安装,并对未安装下料管的内侧下灰孔(2)进行临时封堵;所述下料管由硬管(19)及软管(20)组成,所述硬管(19)穿过内侧下灰孔(2)延伸至顶部水平隔板(7)的下灰孔(24),所述软管(20)连接硬管(19)并延伸穿过底部水平隔板(11)的下灰孔(24);
第四步,将所述封闭式SC结构模块吊装就位后,在外侧下灰孔(1)处安装下料槽(22),在排气孔(3)处安装排气管;
第五步,选取一处的下料管为起始下料点,采用斜向分层布料方式对第一浇筑区(14)进行循环布料;通过启动起始下料点处的下料管进行下料后再关停,之后启动相邻处的下料管进行下料后再关停,再返回启动起始下料点处的下料管进行下料,之后再启动相邻处的下料管的下料,以此为循环进行下料;并在完成两个相邻的下料点范围内的第一浇筑区(14)的下料后,逐次转至下一处下料点继续循环下料;
第六步,在完成整个第一浇筑区(14)的布料后,将下料管抽出,拆除软管(20),再重新安装硬管(19)至顶部水平隔板(7)的下灰孔(24);通过起始下料点,并采用全面分层布料方式依次对每个第二浇筑区(15)进行布料;将第二浇筑区(15)分为数层进行布料,每圈第二浇筑区(15)的布料只下料一层,并自起始下料点处开始,之后对相邻的下料管逐个进行一圈的下料,循环数圈直至数层全部下料完成;
第七步,再采用斜向分层布料方式对第三浇筑区(16)进行循环布料,选取起始下料点对第三浇筑区(16)进行下料;完成第三浇筑区(16)的下料后,拆除硬管(19),并对内侧下灰孔(2)进行临时封堵;
第八步,第四浇筑区(17)采用跳仓的方式,依次对所有的下料槽(22)及外侧下灰孔(1)进行布料;
第九步,完成后第四浇筑区(17)的布料后,拆除下料槽(22),将外侧下灰孔(1)处混凝土抹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外侧斜板(4)上沿整圈每11.25°开设一个外侧下灰孔(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下料管由φ150mm的PVC管及φ200mm的软管(20)组成,所述软管(20)套接于PVC管的下端,并采用抱箍进行连接;软管(20)深入底部水平隔板(11)50~100mm,内侧下灰孔(2)采用可拆卸盖板(21)进行临时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外侧下灰孔(1)处设置可拆卸式的下料槽(22);所述排气管采用与排气孔(3)直径相同的PVC管,长度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SC结构模块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通过内侧下灰孔(2)及下灰孔(24),设置内窥镜或手持式反射镜观察内部混凝土液面情况,直至两个相邻的下料点范围内的底部水平隔板(11)表面有混凝土溢出时停止下料,转至下一处下料点继续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16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