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及其制作方法和包括该泵头的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93512.7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8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学;张顺平;黄卢太;刘波;姜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73 | 分类号: | F04B43/073;F04B53/00;F04B53/06;F04B53/1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隔膜 球形 及其 制作方法 包括 | ||
1.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包括泵壳、隔膜和泵盖,所述泵壳上设有接料口、检修口和进油口,所述接料口处设有第一连接法兰,用于连接输送管道;所述进油口处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用于连接液力管;所述隔膜设于泵壳内;所述泵盖设置在检修口处,以将检修口封闭;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壳呈球形,泵壳内设有内球体;泵壳和内球体的中心重合且泵壳和内球体之间设有环状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圆与内球体对应固定连接,隔板的外圆与泵壳内壁对应固定连接,从而将泵壳和内球体之间的区域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一腔室与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接料口和检修口连通;
内球体中空设置且具有与进油口正对的连通口以及与检修口正对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尺寸小于检修口的尺寸,所述隔膜设置在内球体内且隔膜的外缘可拆卸密封固定在进液口处,从而将内球体分割成液压油区和输送介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伸展最大时呈球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外缘设有向外翻的环状凸起,内球体进液口设有与凸起对应的环状承台,隔膜外缘的凸起放置在承台上,在隔膜外缘的凸起外侧设有环状压套,所述压套与内球体固定,从而将隔膜外缘压设固定在内球体的进液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泵壳顶部设有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用于控制排气口的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液压油区对应的内球体顶部设有排气孔,用于排出内球体内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位于液压油区侧的隔膜上设有导杆连接孔,用于连接导杆;对应地,在进油口处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供导杆通过的环状导筒,便于导杆沿导筒做直线往复运动;同时在导筒和进油口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杆,用于支撑导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对应的泵壳底部设有排油口,并在排油口处设有放油阀,用于控制排油口的启闭。
8.一种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
9.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沿泵壳东北直径方向将泵壳分割成上半泵壳和下半泵壳,将内球体分割成上半内球体和下半内球体,预先制作上半内球体、下半内球体、上半泵壳和下半泵壳,并在上半内球体上制作连通口和排气孔,在下半内球体上制作进液口,在上半泵壳上制作进油口、排气口和排油口,在下半泵壳上制作接料口和检修口;
(2)将上半内球体和下半内球体对应焊接固定,从而完成内球体的焊接,并将隔板焊接固定在上半泵壳上并进行无损检测,同时使隔板和上半泵壳的焊缝距离上半泵壳和下半泵壳待焊接焊缝具有一定距离;
(3)隔板外圆处无损检测合格后,将内球体置于上半泵壳内,将隔板和上半内球体对应焊接固定,然后将下半泵壳与上半泵壳对应焊接固定,再对所有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检测;
(4)对接焊缝检测合格后,再分别在接料口和进油口处焊接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
(5)然后将隔膜从检修口处放入内球体内并将隔膜外缘密封固定在进液口处,然后再将泵盖固定在检修口处,从而完成泵头的制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压隔膜泵球形泵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第二连接法兰前,先在进油口处焊接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供导杆通过的环状导筒,便于导杆沿导筒做直线往复运动;同时在导筒和进油口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杆,用于支撑导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35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