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7943.0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卢江林;陈龙;程鹏;卢佳园;望君儒;熊如意;杨桂英;鲁守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38;G09B5/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磐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5 | 代理人: | 王科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自适应 互动 教学 系统 | ||
1.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包括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和连接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的正面固定有感应头(2),所述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出音孔(7),所述连接箱(4)的上表面设有升降机构(3),所述连接箱(4)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5),所述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用以对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内进行散热的冷却机构(6);
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与连接箱(4)右端通过螺栓固定的正面和背面的两个电机(501),其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连接箱(4)内部,所述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蜗杆(503),所述蜗杆(503)的背面啮合有蜗轮(504),所述蜗轮(504)的内周壁固定螺纹管(505),所述螺纹管(505)的内周壁固定有第一螺纹杆(506),所述第一螺纹杆(506)的外边面固定有固定环(507),两个所述固定环(507)相背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508),两个所述连接杆(508)相背的一端固定有滑块(509),正面和背面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06)的下表面均固定有移动轮(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510)为万向轮,所述连接箱(4)内腔的顶壁固定有两个承重块,两个所述承重块的内部分别通过轴承与正面和背面的两个转轴(50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4)为底面缺失的箱体,所述连接箱(4)的下表面固定有四个底座,四个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均固定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开设有防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与连接箱(4)上表面固定的两个安装块(301),左侧所述安装块(301)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02),所述第二螺纹杆(302)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右侧所述安装块(301)的右端并固定有把手(303),所述第二螺纹杆(3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04),所述螺纹套(304)的外表面固定有活动块(305),所述活动块(305)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铰接杆(306),所述升降机构(3)还包括与连接箱(4)上表面固定的套管(307),所述套管(307)的内部套接有套杆(3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308)的上表面与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的下表面相固定,两个所述铰接杆(306)远离活动块(305)的一端通过铰接架与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05)的下表面固定有滑杆,所述连接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左右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杆的下表面分别位于左右两个滑槽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外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右侧所述安装块(301)的左端开设有贯穿并延伸至其右端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4)内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块(509)相背的一端均位于滑槽的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09)和滑槽均呈T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与AI智能显示屏幕本体(1)上表面固定的水箱(601),所述水箱(601)的左端通过水管连通有水泵(602),所述水泵(602)的出水端连通有连接管(603),所述连接管(603)远离水箱(601)的一端连通有冷却管(604),所述冷却管(604)远离连接管(603)的一端连通有回水管(6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自适应互动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605)远离冷却管(604)的一端与水箱(601)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04)呈蛇形,所述水箱(601)的背面连通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的外表面固定有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79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