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货车转向架斜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03167.4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7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邢智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都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斜楔检测装置,涉及斜楔检修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水平运动模块、斜楔抓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辅助测量模块,水平运动模块的移动端连接有斜楔抓取模块,斜楔抓取模块的上端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移动单元和激光传感器,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与激光传感器连接,移动单元的端部与斜楔抓取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下方设置有辅助测量模块,辅助测量模块包括测量台、驱动单元和吸附单元,驱动单元与测量台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测量台转动。吸附单元设置在测量台的一侧,吸附单元用于吸附放置在测量台上的斜楔。本装置提高了斜楔检修的自动化程度、检修效率以及检修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楔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斜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斜楔是轨道车辆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起到缓解振动冲击的作用。但是当其磨耗超过限度后,将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铁道部制定的《铁路货车段修规程》(TG/CL 111-2012)中第5.2.4.3条对斜楔的检修做了明确规定。目前,在各车辆段的转向架检修车间中,斜楔的检测方式主要是人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测,例如卡板和塞尺,甚至部分检测项目完全依靠人工目测。
目前的检测方式存在可靠性低、重复性差、检测精度取决于人工读数和量具自身精度等问题。单日检修车辆数量庞大,仅苏家屯车辆段的单日检修车辆就能够达到数百辆,枕簧斜楔检修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现有斜楔检测装置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检测要求。CN201520813160.8铁路车辆摇枕斜楔槽中心距检测量具提出了一种新的斜楔测量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斜楔的检测,但是其检测项目单一,自动化程度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斜楔检测装置,以改变现有方式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斜楔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斜楔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运动模块、斜楔抓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辅助测量模块;水平运动模块的移动端连接有斜楔抓取模块,斜楔抓取模块的上端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移动单元和激光传感器,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与激光传感器连接,移动单元的端部与斜楔抓取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下方设置有辅助测量模块,辅助测量模块包括测量台、驱动单元和吸附单元,驱动单元与测量台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测量台转动;吸附单元设置在测量台的一侧,吸附单元用于吸附放置在测量台上的斜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水平运动模块带动斜楔抓取模块运动,在通过斜楔抓取模块抓取斜楔,在水平运动模块和斜楔抓取模块的配合下,将斜楔放置到测量台上,通过激光传感器对斜楔进行扫描,获取检测数据。在驱动单元的带动下,斜楔能够在测量台上转动,实现多端面的扫描。并设置有吸附单元,用于将斜楔主摩擦板安装间隙固定,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本装置检测内容全面,检测的精确度高,对于提高检修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效率及安全,将工人从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全面取代人工作业,推进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生产的自动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地,测量台包括测量卡板、电磁铁、转轴和第一安装座,测量卡板包括斜板和直板,斜板和直板倾斜设置并相连,斜板的外壁上连接有电磁铁,直板的端部开设有卡槽,直板的外壁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直板和斜板呈一定角度设置,使测量卡板能够与斜楔表面相贴合,并使用电磁铁对斜楔进行吸附固定,且直板上开设有卡槽,用于防止斜楔底端斜柱。
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旋转气缸、固定基座、短杆和长杆,旋转气缸连接在固定基座上,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短杆的一端连接,短杆的另一端与长杆的一端铰接,长杆的另一端与铰接在测量卡板上。
进一步地,吸附单元包括驱动气缸、吸盘基座、真空吸盘和第一导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吸盘基座连接,吸盘基座上连接有真空吸盘,吸盘基座滑动连接在第一导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3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