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6776.3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红;成凯;刘晓妤;黄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F29/321 | 分类号: | B01F29/321;B01F35/213;B01F35/214;B01F35/22;B01F35/42;B01F35/60;B01F10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智合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2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试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检验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机器视觉检测单元将采集到的混合均匀度图像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混合不均匀区域的位置,控制转动架转动,此时试管内混合不均匀处受到的离心力最大,提高对此处液体的混合效果;通过机器视觉检测单元和控制器,可提高对液体混合均匀度进行检测的精度,避免因工作人员观察不到位导致液体混合不均匀,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试管内液体进行混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验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 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 血液样本采集放置一定时间后,血液中的红细胞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自然下降,为了对患者或者检疫对象的血液进行准确的分析,需要在血液检测前将血液标本进行均匀的混合。
现有的混匀方式大多是通过工作人员手持试管,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震荡以达到混匀的目的,但是由于人眼观察的精度较差,容易忽略某处混合不均匀的部位,导致因观察不到位造成液体混合不均匀,人工震荡的方式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手部酸痛,从而导致震荡力度降低,影响混匀效果,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待混匀试管大多是被紧密相邻地放置在放置架内,不便于工作人员反复对试管进行拿取。
因此,需要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观察精度较差、容易忽略某处混合不均匀的部位、因观察不到位造成液体混合不均匀、工作人员因手部酸痛降低震荡力度而影响混匀效果、由于待混匀试管紧密相邻放置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反复对试管进行拿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包括:
工作台;
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
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架;
第三转动架,所述第三转动架在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绕第三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两两不重合且三者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架,用于对试管进行夹持;
机器视觉检测单元,所述机器视觉检测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三转动架,用于获取混合均匀度图像,所述混合均匀度图像为试管中液体混合过程的图像;
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控制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和所述机器视觉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的配置为:存储有混合均匀的均匀度标准图像;
对比所述混合均匀度图像和均匀度标准图像,如果识别到该两者之间的偏差大于可允许偏差范围,获取混合不均匀区域的位置,计算该位置分别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的距离L1、L2和L3,比较L1、L2、和L3的大小,该三者中最大值对应的轴线处的驱动电机工作,以驱动与其相对应的转动架进行转动。
上述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混匀装置,所述第一转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转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三转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连接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未经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6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