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套润滑槽的车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5239.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联洲;陈政权;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套 润滑 车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套润滑槽的车削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规划刀具路径,准备车螺旋槽数控程序;步骤2、将加工好外形的铜套置于车床上;步骤3、在铜套外圆及铜套大端面压百分表找正;步骤4、确定工件坐标系;步骤5、刀具移动到离开铜套大端面,靠近回转中心的起始位置,启动车床进行加工。本发明通过最优刀具路径能够使机床轴运动平稳,实现螺旋槽的有效加工,加工简单,保证螺旋槽不与铜套内壁的外沿直通,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润滑油膜的存在,提高了润滑的可靠性,延长铜套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铜套润滑槽的车削方法。
背景技术
铜套是机械设备中一种常用的典型零件,常用于低速、重载的转动副,内孔开润滑槽以便于润滑脂能均匀润滑。铜套润滑槽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是在孔内壁沿轴向均布若干直槽或者直槽配合环槽,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插削加工、铣削加工或者先车环槽,再插(铣)直槽。
目前有一种铜套润滑槽,形式为螺旋槽,特点是螺旋槽的起点和终点与铜套两端不通,防止润滑脂泄露,在被包容件正反转时,利用螺旋槽的螺旋推动作用使润滑脂涂布更均匀,改善润滑效果。这种形式的润滑槽由于螺旋槽的起点、终点均与铜套两端不通,也没有空刀槽,传统的普通车削方法无法加工。如果利用数控车床加工,通常的车削程序是刀具Z轴快进到螺纹起点位置,X轴离开孔壁一个安全距离,然后X轴直线插补至切削深度,然后再进行螺纹切削插补,到达螺纹终点后退刀,X轴快速离开工件。但常用的数控车床(车铣加工中心除外)由于没有C轴功能,即主轴不是数控轴,不能用程序控制从需要的相位点开始车螺纹,在刀具到达螺纹起点后,螺纹插补指令生效前,车床主轴要空转一定角度(随机的),在数控系统被动地等到主轴编码器发出起点指令后,螺纹插补才开始进行,这时,由于螺纹起点不在工件端面,刀具实际已经切入工件,空转的行程会留下环槽,显然不符合图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套润滑槽的车削方法,解决了现有常规技术无法通过车削加工不与铜套两端面直通的螺旋槽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套润滑槽的车削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规划刀具路径,准备车螺旋槽数控程序;
步骤2、将加工好外形的铜套置于车床上;
步骤3、在铜套外圆及铜套大端面压百分表找正;
步骤4、确定工件坐标系;
步骤5、刀具移动到离开铜套大端面,靠近回转中心的起始位置,启动车床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依次规划刀具路径中的A、B、C、D、E段,刀具快进到A段终点位置,A段终点位置的坐标为(X0,Z25);B段为锥螺纹插补,终点坐标(X=R0,Z-10);其中,X轴坐标为参数R0,初始值为铜套内径50,步进值设定为0.3,为每刀的切深,螺距设为60,切入工件锥螺纹插补时刀具在空走,不切削;C段为加工螺旋槽,螺旋槽终点坐标为(X=R0,Z-70);D段为快进退刀,终点坐标为(X10,Z-70);E段为刀具快速退回到A段终点(X0,Z25),以便程序进行循环。
步骤4使用试切法在铜套内孔试切对刀定出X轴零点,X轴零点为车床主轴回转中心,在铜套大端面试切对刀定出Z轴零点,从而定出工件坐标系。
步骤3中的找正到0.05mm以内。
步骤1中切削参数主轴正转转速为20RPM,进给量600mm/min。
步骤2中铜套呈套筒结构,铜套轴向一端为大端面,另一端为小端面,铜套外表面径向开设凹槽,凹槽开设置通孔,使用三爪卡盘夹持铜套小端外圆。
步骤1刀具选用R5圆弧左偏内孔车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5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