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葱穴盘补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39922.4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1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文永双;魏婷婷;张磊安;黄雪梅;宋汝君;张玉环;王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A01C7/00;A01C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25503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葱 补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葱穴盘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传送带、穴盘、两个机架、识别机构、控制器以及补种机构。传送带设置于工作台上。穴盘设置于传送带上,穴盘上具有多列穴孔,且穴盘能够跟随传送带横向移动。两个机架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上,两个机架相对设置,且两个机架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识别机构固定于工作台上,且识别机构用以识别获取穴孔的播种信息。控制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控制器与识别机构电性连接。以及补种机构固定于两个机架之间,并位于穴盘的上方,且补种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借此,本发明的大葱穴盘补种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补种效率高,且提高了补种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大葱穴盘补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大葱是我国主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在国内种植面积高达60万hm2,占世界大葱种植总面积的70%,在国民农业经济产业和农产品出口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大葱播种、移栽等工序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播种存在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大葱产业发展。自动播种过程中,由于设备性能、丸化种子质量等原因,存在漏播或少播现象,影响出苗后的穴盘苗整齐度,使用生长不整齐的穴盘苗进行移栽,会造成肥料、土地、水等资源的浪费。
现有大葱自动播种机播种过程中由于设备性能、丸化种子质量等原因,存在漏播或少播现象,如:大葱每个穴孔通常需播3粒丸粒化种子,实际可能无种子,或只播了1粒、2粒的情况。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葱穴盘补种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补种效率高,且提高了补种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葱穴盘补种装置,包括:工作台、传送带、穴盘、两个机架、识别机构、控制器以及补种机构。传送带设置于工作台上。穴盘设置于传送带上,穴盘上具有多列穴孔,且穴盘能够跟随传送带横向移动。两个机架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上,两个机架相对设置,且两个机架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识别机构固定于工作台上,且识别机构用以识别获取穴孔的播种信息。控制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控制器与识别机构电性连接。以及补种机构固定于两个机架之间,并位于穴盘的上方,且补种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当识别机构识别获取出某个穴孔缺种时,向控制器发出补种请求,且控制器控制补种机构对缺种的穴孔进行补种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识别机构包括:支架以及相机。支架呈L形,且支架的一端固定于一个机架上。以及相机固定于支架的另一端上,且相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相机用以采集穴盘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穴盘的多列穴孔中的种子进行提取和识别。其中,当相机提取和识别出某个穴孔出现缺种时,相机向控制器发出补种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识别机构包括:固定架以及多个光纤传感器。固定架呈门字形,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机架上,且固定架的顶部位于穴盘的上方。以及多个光纤传感器分别固定于固定架的顶部上,且多个光纤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多个光纤传感器分别用以对每列穴孔的播种情况进行高速检测。其中,当多个光纤传感器检测出某个穴孔出现缺种时,光纤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补种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机架均包括固定底座和架体,两个固定底座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上,两个固定底座相对设置,且两个固定底座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其中,两个架体均呈门字形,且两个架体的底部分别竖直固定于两个固定底座上。其中,支架的一端竖直固定于一个固定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9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