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7359.5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1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秦泗吉;时兴豪;杨莉;冯贺;艾子恒;贺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永磁 吸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其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六个面中至少一个侧面加工出一个型腔,多个型腔中安装有直角式磁极单元组或单个磁极单元,相邻的磁极单元的表征磁性相异,表征磁性相异的磁极单元之间两两成对且阵列安装于壳体的侧面上,电控永磁吸盘的各个工作面能够单独工作或同时工作。本发明的吸盘的各个侧面均可以安装直角式磁极单元组或单个磁极单元,满足了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吸盘的需求,根据需要控制吸盘退磁或半退磁,满足不同吸附要求。当该吸盘作为夹具吸附具有垂直面的工件时,可在不同方向对被夹紧工件施加载荷,使得双面吸附更加稳定可靠,也能够使工件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
背景技术
电控永磁吸盘是结合电磁和永磁的特性而设计开发的新型夹具。采用电脉冲“开和关”的新型磁力吸盘,“开和关”所需时间少于1秒钟。吸盘在吸持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十分安全可靠。在用磁力吸持工件后,吸盘就会无限期地保持磁性吸力。广泛应用于数控加工中心,铣床,精雕机等。
在机械制造领域,电控永磁吸盘应用范围广泛,例如机床夹具、起重机械、快速换模等。电控永磁吸盘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两种矫顽力不同的永磁材料作为永磁体和可逆磁体,借助磁轭和磁极块形成磁路,通过对控制线圈通以短时的正/反向脉冲电流,改变可逆磁体的极性,从而使吸盘达到对外加载、卸载两种工作状态。电控永磁吸盘具有使用安全便捷、工作效率高、吸力强劲等优点。
目前,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吸盘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需要一些多工作面的吸盘来满足厂家的加工需求。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可以应用于多个面都有磁吸力要求的场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吸盘一般都是单面吸盘,并不存在能够多面同时工作的吸盘,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多面能够同时工作的吸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个以上工作面都能产生磁吸力的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并且多个工作面的磁吸力能够单独控制,满足多个特殊应用场景进行应用。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作面电控永磁吸盘,其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六个面中至少一个侧面加工出多个型腔,多个型腔中安装有直角式磁极单元组或单个磁极单元,当安装多个磁极单元时,相邻的磁极单元的表征磁性相异,表征磁性相异的磁极单元之间两两成对且阵列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吸盘的各个工作面能够单独工作或同时工作;
其中,直角式磁极单元组包括第一磁极块、第一永磁体、第二磁极块、第二永磁体以及第一可逆磁体,所述第一可逆磁体的外部缠绕有线圈且所述第一可逆磁铁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磁极块和第二磁极块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可逆磁体的直角边,两个第一可逆磁体的斜边相互接触从而使第一磁极块和第二磁极块相互垂直安装,所述第一磁极块和第二磁极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相邻的两个侧面的型腔内,所述第一磁极块的四个侧面分别连接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二磁极块的四个侧面分别连接有第二永磁体;
所述单个磁极单元包括第三磁极块、第三永磁体和第二可逆磁体,第三磁极块的四周分别连接有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磁极块连接有所述第二可逆磁铁,所述第二可逆磁铁的外部缠绕有线圈;
所述第一磁极块、第二磁极块、第三磁极块以及第二可逆磁铁的形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型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六个侧面均加工出型腔。
优选地,所述的磁极块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正六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型腔的结构与磁极块形状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空隙区域填充有用于固定励磁线圈、可逆磁体和永磁体的材料,所述材料为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四个侧面均加工出四个型腔,所述壳体上共安装有八个直角式磁极单元组。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型腔中均安装有单个磁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