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铆接折弯件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8161.9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53/46;B21D53/58 |
代理公司: | 苏州源禾科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38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接 折弯 成型 方法 | ||
1.一种自铆接折弯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①冲外定位孔:以金属料带(2)的首端和两侧作为定位,在加工单元范围内切出两个外定位孔(211),所述加工单元范围在设计中包括工字形的工艺连接区(21)和位于相邻工艺连接区(21)之间的产品成型区(22),所述外定位孔(211)位于所述工艺连接区(21)的两侧;
②切内孔:以所述外定位孔(211)为基准,在所述产品成型区(22)内切出多个内孔(15);
③冲内定位孔:以所述外定位孔(211)为基准,在所述工艺连接区(21)宽度的30%-35%处切出一个内定位孔(212);
④切外边: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切除所述工艺连接区(21)上包含所述外定位孔(211)的部分,形成所述产品成型区(22)的轮廓,并保留所述内定位孔(212)附近的区域作为相邻产品成型区(22)的连接部分;
⑤打第一铆点: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在所述产品成型区(22)远离所述内定位孔(212)的一侧打出两个第一铆点(122),所述产品成型区(22)以连接部分直接连接的区域为第一折弯部(11),以所述第一铆点(122)所在的区域为第二折弯部(12),所述第一折弯部(1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12)之间以过渡部(13)连接;
⑥打凹: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在所述第一折弯部(11)的末端打凹形成第一铆接部(111),并在所述第二折弯部(12)的末端打凹形成第二铆接部(121),所述第一铆点(122)位于所述第二铆接部(121)的范围内;
⑦90°折弯: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将所述过渡部(13)折弯成90°;
⑧打第二铆点: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在所述第一铆接部(111)上打出两个与所述第一铆点(122)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铆点(112);
⑨180°折弯: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将所述过渡部(13)折弯成180°以使所述第一铆点(122)接触所述第二铆点(112);
⑩铆压: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将所述第一铆点(122)与所述第二铆点(112)铆压连接;
⑪落料:完全切除所述工艺连接区(21),使自铆接折弯件(1)落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铆接折弯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外定位孔步骤与所述切内孔步骤之间还有打凸包步骤,所述打凸包步骤以所述外定位孔(211)为基准,在所述产品成型区(22)内打出若干凸包(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铆接折弯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凹步骤与所述90°折弯步骤之间还有翘边步骤,所述翘边步骤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在所述产品成型区(22)的边缘打出若干翘起区(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铆接折弯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0°折弯步骤分为45°折弯和90°折弯两个工步,两个工步均以所述内定位孔(212)为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8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