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子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56609.1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0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顾龙;苏兴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付丽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产生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子产生装置,涉及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中子射束整形器;加速器,用于产生质子束流;中子发生器,用于与质子束流作用产生第一中子束流;中子射束整形器,用于慢化第一中子束流,形成第二中子束流;中子发生器包括旋转底盘和承载体,旋转底盘上间隔分布靶材,并与承载体连接,加速器的引出频率和占空比分布基于靶材的分布、旋转底盘的旋转速率变化,承载体内嵌有冷却剂循环通路。本装置可以降低与非靶材的作用几率,降低污染,确保质子束流持续稳定与靶材发生反应,提供了束流的利用率,有利于获得产额更大,纯净度更高的中子束流,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增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放射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以2015年为例,估计全国共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其中死亡病例233.8万例。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之一。其中放射治疗因为其具有损伤较小、治疗痛苦小、患者较易接受等优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
二十一世纪,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装置成为主流的放射治疗方式,该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示意图。图1中,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包括加速器200、中子产生部10、射束整形体20、支撑件21、反射体22、准直体30。其原理是基于热中子与10B(硼)的反应。在俘获热中子后,10B变为处于激发态的11B,此过程中产生的7Li(锂)和4He(氦)是具有高线性能量转移(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和相对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Effectiveness, RBE)特性的粒子,具有较强的细胞杀伤力,并且其能量沉积在约10μm的范围内,这与一个细胞的直径相当。因此,若使得10B富集在肿瘤细胞中,便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并保护肿瘤周围的健康细胞。因此硼中子俘获治疗在治疗如恶性肝癌、脑胶质瘤和软骨肉瘤等肿瘤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现有技术中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的中子利用率较低,以及中子束流中非预期的中子,如热中子、快中子等杂质较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子产生装置,能够减少中子束流浪费,提高中子的利用效率。
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子产生装置,包括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中子射束整形器;
所述加速器的出口对准所述中子发生器,所述中子射束整形器包裹在所述中子发生器的外部;
所述加速器,用于产生质子束流;
所述中子发生器,用于与所述质子束流作用产生第一中子束流,所述第一中子束流的能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所述中子射束整形器,用于慢化所述第一中子束流,形成第二中子束流,所述第二中子束流的能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中子束流的能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
所述中子发生器包括旋转底盘和承载体,所述旋转底盘上间隔分布靶材,并与所述承载体连接,所述加速器的引出频率和占空比分布基于所述靶材的分布、所述旋转底盘的旋转速率变化,所述承载体内嵌有冷却剂循环通路。
可选地,所述中子射束整形器,包括慢化体;
所述慢化体位于所述中子发生器后;
所述慢化体,用于与第一中子束流发生非弹性碰撞,使所述第一中子束流损失能量,形成第二中子束流。
可选地,所述中子射束整形器,还包括屏蔽反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