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6816.7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M25/028;F02M25/00;F02B3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结构 系统 方法 车辆 | ||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进气腔(101)的结构本体(1),所述进气腔(101)内设有分隔件(102),所述分隔件(102)将所述进气腔(101)分隔为内腔(1011),以及围绕所述内腔(1011)设置的外腔(1012);
所述结构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内腔(1011)连通的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以及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的本体进液口(101c);
所述分隔件(102)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1011)中的第一雾化部(3),所述第一雾化部(3)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302),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液口(302)连通的第一雾化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口(302)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102)上设有沿所述分隔件(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安装单元;
各组安装单元包括沿所述分隔件(102)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021),各所述第一安装孔(1021)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雾化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腔(1011)的侧壁上连接设有扰流板(2),所述扰流板(2)内设有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的通道(2011);
所述扰流板(2)上设有第二雾化部(4),所述第二雾化部(4)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通道(20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流板(2)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201),至少其一所述板体(201)上设有所述通道(2011)和所述第二雾化部(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雾化部(3)包括设于所述进气腔(101)中的第一壳体(301),所述第一雾化孔和所述第一进液口(30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01)上;
所述第一壳体(301)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302)的第一堵板(304),所述第一堵板(304)与所述第一壳体(301)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一堵板(304)的第一弹性件(303);和/或,
所述第二雾化部(4)包括设于所述扰流板(2)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堵板,所述第二堵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二堵板的第二弹性件。
6.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储液部,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液部内的液体泵送到所述本体进液口(101c)的增压泵;
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和控制部(5),所述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101a)和所述出气口(101b)的温度,所述控制部(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增压泵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5)包括输入模块(501)、存储模块(504)、计算模块(502)、处理模块(503)和输出模块(505);
所述输入模块(501)用于输入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所述存储模块(504)用于存储所述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值,所述计算模块(502)用于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获得所述进气口(101a)和所述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
所述处理模块(503)用于确定与所述温度差值匹配的所述输入压力值,所述输出模块(505)用于将所述输入压力值输出值所述增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为酒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8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