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6816.7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F02M25/028;F02M25/00;F02B3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宋会然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结构 系统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具有进气腔的结构本体,进气腔内设有分隔件,分隔件将进气腔分隔为内腔,以及围绕内腔设置的外腔,结构本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与外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分隔件上设有位于内腔中的第一雾化部,第一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以及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雾化孔,第一进液口与外腔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可在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开启第一进液口,以使第一雾化部工作,能够对进气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因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进气冷却结构的冷却系统,以及基于该冷却系统的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还涉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自驾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而发动机的性能对驾驶乐趣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当消费者自驾到高温地区时,高温环境导致发动机进气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发动机“爆震”,导致发动机限功率,限扭矩输出,且长时间“爆震”会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同时,高温环境下空气密度下降,导致进气发动机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容易造成输出扭矩不足,而降低驾驶乐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能够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可有效防止发动机出现爆震故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具有进气腔的结构本体,所述进气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进气腔分隔为内腔,以及围绕所述内腔设置的外腔;
所述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与所述外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所述分隔件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第一雾化部,所述第一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雾化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外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分隔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安装单元,各组安装单元包括沿所述分隔件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雾化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连接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外腔连通的通道,所述扰流板上设有第二雾化部,所述第二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至少其一所述板体上设有所述通道和所述第二雾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雾化部包括设于所述进气腔中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雾化孔和所述第一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堵板,所述第一堵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一堵板的第一弹性件;和/或,
所述第二雾化部包括设于所述扰流板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堵板,所述第二堵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二堵板的第二弹性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在进气腔内设置第一雾化部,可在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开启第一进液口,以使第一雾化部工作,能够对进气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因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