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7663.8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亮;陈晨;李海峰;尹宏军;马宁;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修睿;李洪福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高碳钢 采用 铁水 快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兑铁前根据钢种碳含量要求计算增碳用的估计铁水量;转炉兑铁时的实际铁水装入量为转炉装入量减去所述增碳用的估计铁水量;转炉炼钢;出钢过程中不加增碳剂,出钢进行硅、锰合金化,脱氧用铝合金脱氧;根据钢种碳含量要求和实际终点碳含量计算增碳用的实际铁水量;出钢后钢车在炉下等待,转炉溅渣后将炉渣倒净,往转炉中兑入计算的所述增碳用的铁水量;通过出钢口将铁水出到钢水罐内;将钢水罐中的钢水吊至LF炉精炼处理。本发明通过出钢口向钢水罐内钢水中增碳的方式,杜绝了炉后直接往钢水罐兑翻铁水带来的危险性难题以及占用炉后吊车时间,影响生产节奏的生产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高碳钢的方法有增碳法和高拉补吹法,增碳法确保了磷含量控制,但由于出钢后加入了大量增碳剂,会带入较多的杂质,影响钢水质量。高拉碳法属于一种经验操作方法,具有终点氧含量低、钢中夹杂物含量少、合金收得率高等优点,缺点是磷含量不容易控制,对于高磷铁水冶炼的钢厂,很难实现高拉碳法,同时由于高拉碳法采取双渣操作、冶炼周期长,很难在钢厂推广。由于铁水中含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较高的物理热,转炉生产高碳钢过程中,可以研究使用铁水增碳,充分利用铁水中的高含碳量和铁水物理热。采用铁水增碳工艺主要是转炉出钢后利用炉后吊车将铁水罐吊起,根据钢种要求兑入相应的铁水量增碳,存在的问题是炉后吊车作业率高,炉后往钢水罐里兑入铁水占用很大一部分吊车时间,影响生产节奏;且炉后通过吊车直接往钢水罐里兑入铁水危险性高,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基于以上原因,转炉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增碳工艺很难开展。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本发明利用现场设备条件,不增加设备投资条件下实现转炉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生产高碳钢采用铁水快速增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转炉兑铁前根据钢种碳含量要求计算增碳用的铁水量;
计算公式1:转炉兑铁前根据钢种碳含量要求和预设终点碳含量计算增碳用的估计铁水量为:增碳用的估计铁水量=(钢种碳含量规格下限-预设终点碳含量-合金增碳碳含量)/铁水碳含量*出钢量;;
转炉兑铁时的实际铁水装入量为转炉装入量减去所述增碳用的铁水量;
转炉炼钢;
出钢过程中不加增碳剂;
出钢过程中正常硅、锰合金化,脱氧用铝合金脱氧。
出钢后钢车在炉下等待,转炉溅渣后将炉渣倒净,往转炉中兑入计算公式2的所述增碳用的铁水量;
计算公式2:根据钢种碳含量要求和实际终点碳含量计算增碳用的实际铁水量为:增碳用的实际铁水量=(钢种碳含量规格下限-实际终点碳含量-合金增碳碳含量)/铁水碳含量*出钢量。
通过出钢口将铁水出到钢水罐内;
将钢水罐中的钢水吊至LF炉精炼处理。
进一步地,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60℃。
进一步地,终点碳含量≤0.06%。
进一步地,转炉兑铁时通过铁水直兑的方式向转炉中加入铁水。
进一步地,出钢过程中,在脱氧合金化时,进行第一次钢水吹氩工艺,吹氩流量40~60Nm3/h。。
进一步地,出钢末期采用挡渣工艺,避免钢水下渣。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出钢口将铁水出到钢水罐内后,对其中的钢水进行第二次钢水吹氩工艺。吹氩流量60~80N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7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