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099.2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然;杨建伟;李霖;王利军;王栋;邓心宇;李浩天;关晟;杨鸿铭;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6F30/13;H04N7/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任晓扬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驾驶 车辆 救援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IM三维模拟装置、现场监控装置、存储装置,所述现场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与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包括BIM三维构建模块、定位信息模块、救援信息发送模块,所述定位信息模块和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定位信息模块设置在PRT车辆上,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用于创建PRT全线路建筑物空间位置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同时用于将从所述现场监控装置获取的PRT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所述定位信息模块获取的故障车辆的精确位置加入到所述可视化三维模型中,
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精确位置计算最短救援路径,并生成救援策略;
所述现场监控装置用于实时监控所述PRT全线路的真实环境情况及所述PRT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用于实时反馈现场监控图像信息,并将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可视化三维模型和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监测系统还包括虚拟显示终端,所述虚拟显示终端设置在所述PRT车辆内部,同时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现场监控装置通信连接,所述虚拟显示终端包括显示模块、语音通话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和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实时传输的所述救援策略;
所述语音通话模块用于技术人员与乘客进行实时语音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救援线路、救援步骤和救援等待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控装置包括监控终端、显示屏;
所述监控终端用于监控所述PRT全线路的真实环境情况及所述PRT车辆行驶状态;
所述显示大屏设置在车辆运维中心的调度控制室中,用于实时反馈现场监控图像信息,并将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存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RT全线路每间隔15米~30米分为一个区间,每个所述区间内设置一个所述监控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信息模块具有唯一的编号,所述编号与PRT车辆编号一一对应,并且所述编号和所述PRT车辆编号均存储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的救援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接收到车辆的故障信息,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到该PRT线路上所有行驶车辆的控制系统中,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根据故障车辆的定位信息与所述PRT线路上的其他PRT车辆的定位信息判断故障车辆前后是否有其他PRT车辆;
S2: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根据所述故障车辆的精确位置确定最短救援路径,并生成救援策略;
S3:所述故障车辆自动检测故障代码,并将所述故障代码上传到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根据所述故障代码选择预设的对应的检修内容;
S4:救援人员根据所述救援策略和所述检修内容对所述故障车辆进行救援,所述故障车辆驶离线路时,取消其他PRT车辆的制动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若判断其他PRT车辆在所述故障车辆后方,则对其他PRT车辆进行制动;若判断其他PRT车辆在所述故障车辆前方,则其他PRT车辆正常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0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