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099.2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然;杨建伟;李霖;王利军;王栋;邓心宇;李浩天;关晟;杨鸿铭;孙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6F30/13;H04N7/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任晓扬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驾驶 车辆 救援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个人快速交通技术领域,包括BIM三维模拟装置、现场监控装置、存储装置,所述现场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与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通过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创建PRT全线路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并且能够根据现场条件及时进行更新,同时精确定位PRT车辆位置,并计算最短路径,大幅度的缩短了救援等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快速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PRT是Personal Rapid Transit(个人快速交通)的缩写,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车辆及其专属路权所组成的自动化小运量交通系统。PRT通常作为机场、码头间的客运交通线路,连接大城市和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线路,也可作为城市风景观光线的交通干线。PRT车辆采用无人驾驶系统,每车可搭载4-6人,为乘客提供点对点的私享交通服务。
随着PRT系统投入运营,故障车辆也时有发生。PRT车辆具有全封闭、空间小、内部环境复杂等的特点,救援等待时间过长会对乘客造成焦虑、不安情绪,影响乘客乘坐体验,严重时危害乘客生命与财产安全。现有的救援策略为由技术人员从运维中心赶赴事故现场,在保证乘客安全的前提下,转为人工驾驶至最近车站下车,或乘客通过车头逃生门疏塞至车外,通过车行道步行至最近车站。现有的救援策略由于无法精确定位车辆位置,救援人员从运维中心赶赴事故现场通行时间较长,且乘客无法获取准确的救援信息,同时,现有的救援策略需乘客自行操作车头逃生门,且在车行道上的走行距离较长,在极端、复杂天气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救援人员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车辆位置,提高救援效率,同时为乘客实时提供救援信息,安抚乘客情绪已成为PRT系统必须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救援人员无法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车辆位置,救援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救援监测系统,包括BIM三维模拟装置、现场监控装置、存储装置,所述现场监控装置分别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与所述存储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包括BIM三维构建模块、定位信息模块、救援信息发送模块,所述定位信息模块和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定位信息模块设置在PRT车辆上,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用于创建PRT全线路建筑物空间位置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同时用于将从所述现场监控装置获取的PRT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所述定位信息模块获取的故障车辆的精确位置加入到所述可视化三维模型中,
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精确位置计算最短救援路径,并生成救援策略;
所述现场监控装置用于实时监控所述PRT全线路的真实环境情况及所述PRT车辆的行驶状态,以及用于实时反馈现场监控图像信息,并将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BIM三维构建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可视化三维模型和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BIM三维模拟装置创建PRT全线路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并且能够根据现场条件及时进行更新,同时精确定位PRT车辆位置,并计算最短路径,大幅度的缩短了救援等待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救援监测系统还包括虚拟显示终端,所述虚拟显示终端设置在所述PRT车辆内部,同时与所述BIM三维模拟装置和所述现场监控装置通信连接,所述虚拟显示终端包括显示模块、语音通话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现场监控图像信息和所述救援信息发送模块实时传输的所述救援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