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尼拉敏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70992.6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邓红平;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57 | 分类号: | C07D213/5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尼拉敏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尼拉敏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在氮气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下,以乙腈为反应溶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式II所示的芳基烯烃、2‑氰基吡啶和丙二腈由光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中间体;在氧气气氛下,以乙腈为反应溶剂,在碳酸钾存在的条件下,式III所示的中间体和盐酸二甲胺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中间体;式IV所示的中间体与硼烷二甲硫醚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目标化合物。本发明以芳基烯烃、2‑氰基吡啶和丙二腈为起始原料先合成化合物III,再经两步反应,一共只需三步转化实现非尼拉敏、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的合成。本发明方法合成路线短,原子经济性高,且每一步反应条件绿色温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尼拉敏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非尼拉敏(Pheniramine)、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和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均为丙胺类抗组胺药物;三种药物均适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如:眼部过敏、皮肤黏膜过敏、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非尼拉敏的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3-苯基-3-(2-吡啶基)-1-丙胺,英文名称为N,N-dimethyl-3-phenyl-3-(pyridin-2-yl)propan-1-amine,分子式为C16H20N2,CAS登记号为86-21-5,结构式如式Ia所示。
氯苯那敏的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3-(4-氯苯基)-3-(2-吡啶基)-1-丙胺,英文名称为3-(4-chlorophenyl)-N,N-dimethyl-3-(pyridin-2-yl)propan-1-amine,分子式为C16H19ClN2,CAS登记号为132-22-9,结构式如式Ib所示.
溴苯那敏的化学名称为N,N-二甲基-3-(4-氯苯基)-3-(2-吡啶基)-1-丙胺,英文名称为3-(4-bromophenyl)-N,N-dimethyl-3-(pyridin-2-yl)propan-1-amine,分子式为C16H19BrN2,CAS登记号为86-22-6,结构式如式Ic所示。
目前,关于非尼拉敏、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的合成报道较多,大部分是利用α-芳基吡啶乙烯或其他的复杂底物为原料,其他的合成方法则涉及到一些危险化学转化,如需要使用有机金属试剂、涉及高温高压反应等,已报道的方法总体步骤及原子经济性较差,且部分涉及一些危险的化学反应,给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带来较大的压力。
而关于以廉价易得的化合物为原料,高效绿色地合成非尼拉敏、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的方法报道则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非尼拉敏或其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合成非尼拉敏、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等丙胺类抗组胺药物。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尼拉敏或其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合成路线为:
其中,R为H、Cl或Br。
式I中,当R=H时,化合物为非尼拉敏;当R=Cl时,化合物为氯苯那敏;当R=Br时,化合物为溴苯那敏。
本发明所述的非尼拉敏或其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氮气气氛和碱存在的条件下,以乙腈为反应溶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式II所示的芳基烯烃、2-氰基吡啶和丙二腈由光催化剂催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中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0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染色用多功能活性底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门核酸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