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布防的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991.8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6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布防 车底 成像 安全检查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快速布防的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硬件集成在一个便携式航空箱内,该航空箱由伸缩拉杆(1)、便携箱体(2)、零件存储仓(3)、万向轮(4)、防水航插(5)构成,零件存储仓用于放置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核心零部件,所有零部件分为三个单元收纳于便携箱体,箱体下有万向轮,便于移动,箱体侧面安装伸缩拉杆,易于推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个零件存储仓,其特征在于,对应收纳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三套零部件,其中两个单元存储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另一个为扩展存储单元(3-3),用于放置便携式显示器、车牌抓拍摄像头、锂电池、摄像头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存储单元(3-1),其特征在于,两个存储单元完全相同,均由车底图像采集模块(311)、充电模块(312)、防护外壳(313)构成,充电模块内嵌于防护外壳,两侧有电极,并与扩展存储单元内的锂电池(33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图像采集组件防护壳(3111)、扫描摄像头仓位(3112)、散热片(3113)、5G增益外置天线(3114)、微型工控机、车底摄像头、充电电池等构成,其两侧内凹处设置接触电极(3115),便于双手搬运并与充电模块两个凸起咬合,扩展存储单元内的锂电池(333)可以通过这两个电极为图像采集模块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防护壳,其特征在于,结构严密,防水防尘,浸入水中两米内仍能保护整机正常工作,微型工控机及锂电池产热通过紧贴防护壳的散热片(3113)导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工控机,其特征在于,连接5G增益外置天线,可以将车底图像传输至便携式显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展存储单元(3-3),其特征在于,存储便携式显示器(331)、车牌抓拍摄像头(332)、锂电池(333)、摄像头支架(3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可由锂电池(333)充电使用,无需连接电源线,并且内置无线网卡,通过5G增益外置天线(3114)与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内微型工控机组网,用于显示工控机计算输出的车牌信息及对应的车底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牌抓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内置无线网卡通过5G增益外置天线(3114)与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内微型工控机组网,将抓拍的车牌图像传输至工控机。
10.一种快速布防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的使用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9所述车底成像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不使用设备时,应将整机接入220V交流电,确保扩展存储单元及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内锂电池电量充足;
(2)将整机运输至需要临时布防点位,取出图像采集模块放置在车辆安检入口,开机,根据现场需要布置软隔离,使车辆通过时该模块位于其中部;
(3)将便携式航空箱移动至距图像采集模块3至12米处,并取出车牌抓拍摄像头,通过支架固定于航空箱,调整高度及角度,使其正对过检车辆牌照,接入电源自动开机;
(4)车牌抓拍摄像头自检完成后,自动与图像采集模块内微型工控机组网,无需人员操作,默认上传车底图像及车牌信息至云端,可通过管理员账号在设置界面关闭;
(5)打开便携式显示器,点选使用中的图像采集模块,即可获取车底图像及车牌信息,根据现场需要可对画面进行放大、锐化、高亮等常规图像操作;
(6)如遇图像采集模块故障或其内部电池电量低的情况,可使用另一个图像采集模块迅速替换,连接车牌抓拍摄像头及便携式显示器即可正常车检;
(7)如便携式显示器故障或电量低,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登录客户端,按上述(5)操作;
(8)车检完成后,拆下车牌抓拍摄像头及支架,按槽位放入扩展存储单元,并根据存储仓充电模块凸起位置安放图像采集模块,确认充电指示灯亮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普凡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9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